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杜秀琴:让拼音教学快乐“动”起来

发布时间:2015/2/11 10:03:04

 

关于拼音,课标里的表述微乎其微,在阶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识字与写字有如下表述: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可以说,拼音只是识字的一种工具。但刚入学的孩子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符号,抽象难读,没有一点基础。因此很多人认为:拼音教学枯燥无味,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令人头痛呀!可是头痛归头痛,该教还得教,该学还得学。那么怎样才能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呢?笔者经过不断探索,有了较大的收获。特别是在学校进行拼音教学课题研究之后,有了更深感触,那就是怎样让拼音教学快乐“动”起来。

一、创设快乐氛围,让学生心动

学生不是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是正待点燃的火把,教师要成为点燃火把的人,努力创设民主、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把乐学、趣学贯穿于始终。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

例如有位老师教学“Z、C、S” 这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

师:(直接出示学习伙伴丁丁的画像,)问:这是谁?

生:丁丁!

师:想不想和丁丁打声招呼?

生:(饶有兴趣地)丁丁你好!丁丁你好!……

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把学生带入文本的学习氛围中,拉近文本与学生间的距离,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下面的学习。

2、运用有趣的方法

在教读字母时,如果我们还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师读,学生跟,一遍一遍地读,学生就会厌烦。但如果改用师生对读,生生互对,那效果就不一样了。如教学Z、C、S时教师与学生互对:“我说Z。”“我对Z”。——“我再说Z。”“我再对Z”。——“我还说Z。”“我还对Z”。同桌互对:“我说C。”“我对C”。——“我再说C。”“我对说C”……学习就像游戏,学生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课堂上其乐融融。师生间那种快乐得如同学习伙伴的关系,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学起来。学生觉得原来学拼音是这么有趣啊!

3、营造儿童化的课堂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拼音王国认识三个新朋友”,“丁丁和他妈妈也来到我们的课堂上,快和他们打招呼吧”“三个字母宝宝玩累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好吗?”“请你们睁大眼睛观察看看它们住在几楼?” ……老师用那富有儿童意味的语言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童话般的课堂。这种儿童化语言,贴近儿童生活,更易亲近儿童,为师生、生生、生本之间构建起一个自由、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儿童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然的状态下进入知识的殿堂的。

二、引发快乐体验,让学生“脑”动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在轻松、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使人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人的思维,发挥人的潜力。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创设各种情景,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成功的体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起他们主动学习拼音的愿望,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拼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交流、去体验、去展示自己并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生如何记住字形时,我充分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根据字母的字形特点和读音来创编顺口溜。学生个个思维活跃,编的顺口溜生动活泼且准确易记。如:编“Z”的顺口溜:像个2字ZZZ,丁丁写字ZZZ;编“C”的顺口溜:一个半圆CCC,小刺猬CCC;编“S”的顺口溜:蚕宝宝吐丝SSS,半个8字SSS。 

三、挖掘有利因素,让学生“口”动

学习的目的在于创造,当儿童的知识成果化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充满自信、爱表现自己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必须抓住学生这个特点,让学生在拼音课堂中尽情表现自我,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把巩固汉语拼音与学说普通话、与识字相结合,充分发挥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的作用。的确,为学拼音而教拼音的课堂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这一点我们大家感同身受。学习拼音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认字,更好进行说话写话,从而更好地提高交际能力,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们要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课堂资源,善于捕捉有利于学生表达训练的最佳时期,达到汉语拼音真正为识字说话服务,让学生学习拼音的能力与识字说话的能力协同发展,使拼音教学的趣味性更强。

1、利用课文插图。各种版本的教材都给拼音字母配有很精美的插图,教师可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进行说话、编故事,一来让学生更容易记住字形,二来让学生根据丰富自己的想象,给插图加以描绘,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例如,我在教学“ai ”,先让学生看图说一句话,有的学生说:“丁丁和妈妈挨在一起。”有的说:“妈妈高,丁丁矮。”“妈妈爱丁丁,丁丁爱妈妈。”……由此引出“ai”的教学。

2、儿歌童谣来助兴。课标指出:要把巩固拼音与学说普通话、与识字相结合。如果在此环节,能借助儿歌、童谣,甚至顺口溜,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中,认识一些新字,巩固汉语拼音的拼读,效果很好。所选的儿歌童谣和顺口溜可以是现成的,符合我们教学需要的,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编写。例如教学“ai”,我们就可以把那首学生耳熟能详的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作为巩固练习,让学生在拼读带有“ai”的老字新字中,在动作表演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拼读练习,真有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巧用各种手段,让学生“手”动

拼音难记,难就难在它只表音不表义,以致于学习者很难在看到它时,就能很快地将它与一些事物联系起来。因此,在拼音教学时,老师们最常用的就将拼音字母与某些事物的声音、形状联系起来,借助现成的插图,以及简笔画等。如教学“O”时,就联想到公鸡的叫声,教学“K”时,就画蝌蚪和水草的样子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手段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例如:(“Z、C、S ”一课为例)

1.动手摆字形,养成动手、动脑习惯

教师准备了火柴梗、棉线,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动手摆出Z、C、S的字形来。学生能很快判断出要用火柴梗摆出“Z”的字形,用棉线摆出C、S的字形来,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得到锻炼,多种感官的参与,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且学生乐学、易记,印象深刻。

2.摘苹果游戏,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在巩固练习中,教师特意设计“摘苹果游戏”这一环节,既调动课堂气氛,又在游戏中巩固了新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棵苹果树上,挂满了一个个诱人的大“苹果”,学生一见到都蠢蠢欲动。这时教师说明了游戏规则:表现好的同学都有机会上台摘苹果,摘下苹果后,你如果能把后面的音节拼出来,并教教大家读读,那么这个苹果就是你的了。这时,学生更是跃跃欲试,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有的嘴里还不住的喊“我来!我来!”,有“苹果”的诱惑,学生的积极性可谓高涨,不知不觉中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就像有人形容的:“正因为有一条鲜明的对象、画面、知觉、表象的清澈溪流不断地流进儿童的心田,所以儿童的记忆才那么敏锐和牢固。”

总之,拼音教学虽难教难学,只要我们用心去钻研,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动学生思维大门,引发学生快乐体验,让拼音教学真正快乐地“动”起来,那么我们的难题就可迎刃而解。

 

作者:杜秀琴

学校:泉州市洛江区实验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