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林吓伟:让“语用”教学与写话牵手

发布时间:2015/2/11 11:12:17

 

摘要:“语用”一词运用于我们的教育领域,已衍化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理念。“语用”教学是对语文教学本质在认识上的深化,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扬弃,是对语文教学价值新的探寻。低年级语文教材有着多彩的语言,丰厚的情感,彰显独特魅力。“语用”教学以语言运用为主线,引导孩子在充满灵性的教材中“言”“意”兼得,轻松快乐地走进写话乐园。

关键词:   仿写    活用    创生    迁移

 

“语用”一词运用于我们的教育领域,已衍化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特级教师刘仁增曾提出:语用教学是对语文教学本质在认识上的深化,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扬弃,是对语文教学价值新的探寻。低年级语文教材有着多彩的语言,丰厚的情感,彰显独特魅力。如何让“语用”教学以语言运用为主线,如何让孩子在充满灵性的教材中“言”“意”兼得,轻松快乐地走进写话乐园?

一、仿写,巧用言语形式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有着多彩的语言,丰厚的情感,可谓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有比喻、拟人、排比等既具有形式感又具有较强表现力的句式,有排比句段、承接句段等一些形式感较强表达效果独特的句段。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中可训练的言语形式,让学生在言语操练中,丰富“语用”经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讲说和指点过后,有一段必要的功夫,督促受教育的人多多练习……”

1、句式仿写

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文行文活泼、意蕴隽永。当学生理解了为什么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之后,执教老师紧紧抓住文本中的“____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____的大门”这一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令人叫绝。

生: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生:春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春天的大门。

生:书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生:爱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友谊的大门……

2、段落仿写

例如,上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柳树醒了》一课,我进行了这样一次小练笔:这首诗很美,让我们也来当当小诗人吧。起初学生的思维只局限于课文语境中,当我这样启发学生时:在春天里,除了动物和植物还有什么醒了呢?其中有一个学生这样回答:雷锋醒了。我惊喜不已,在诗中她这样写道:我帮林奶奶擦桌子,擦着擦着,旧桌子呀,新了……我给小朋友扶把手,扶着扶着,小朋友哟,不哭了。我天天以雷锋为榜样,学着学着,我就是雷锋,雷锋醒了……

初访,学生在课文语境中进行言语实践,深化文本理解和言语感悟;再仿,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便能巧用言语形式迁移到课外,以表现生活中的情景,这不正是我们教学所真正期待的?是的,笔尖的滑动,获得的是激情的勃发,是对生命的解读,彰显的是“语用”教学应有的魅力。

二、活用,移植言语养料

移植言语养料就是将课文情境中的言语材料提取出来,用来表现其他的生活情境。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快乐的节日》这篇课文朗朗上口,韵味十足。当学生陶醉在这激情满满的文章中,我相机引导:它们向我们祝贺,为我们歌唱。它们指的是谁?还有谁也会来祝贺?可以请第二节中的词语来帮忙,试试吧。

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小鱼也向我们祝贺,为我们吐泡泡。它们好像在说,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更加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学生回答的第二句跟文本一模一样,但我却高兴不已。因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想象,将文本中的静态语言化为活生生的语言,促进了文本语言的积累和内化,增加语言储备。学生在今后的写话中何愁心中没“墨水”,何愁“编织”不了多彩的文章?

三、创生,拓宽文本内容

“读写结合”是得到广泛认同的一种运用性训练方法,而文本内容的创生便是其中的一种训练方法。文本内容的创生是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对课文进行加工、创造,以丰富感受,深化理解,满足内心表现欲望的一种说写训练形式。文本内容的创生常见的方式有想象补白和拓展延伸。

1、想象补白 

如在福建省第三届小学习作(写话)教学观摩中,浦城实验小学教师林颖在执教二年级《逃家小兔》时结合课件插图声情并茂地讲述《逃家小兔》这个故事,相机板书其关键词语:

                   大石头  爬山的人

                    小花    园丁

林老师及时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大石头和爬山的人,小花和园丁有什么联系。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兔子的变,妈妈的变都在表达着一个“意”,表达着妈妈无私的爱。在明白这种爱之后,林老师紧紧抓住文本中的“如果……就……”这一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当学生的思维“窄”了,林老师及时引导逃家小兔还会变成什么?相机板书:想象。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想象补白,把学生潜在的求异思维、创造思维挖掘出来。

师生合作:

生:如果我变成一支笔,躺在巨大的文具盒,看你怎么找到我?

师:那我就变成一个巨大的书包,让你躺在我的怀抱里,让你完好无损。

生:如果我是一只快死的小鱼,你要怎么救我?

师:我就变成一片大海,让你自由自在地游……

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变成了一首首令人惊讶万分的诗:

如果我变成一只地鼠,钻进地洞里,

妈妈就是一片被阳光晒暖的土地。

如果我变成一个太阳,看你怎么接近我,

妈妈就是一片云彩,与你作伴……

还有的学生把自己想象变成彩色的蝴蝶、刚发芽的种子、从天上落下的小水滴、成长的小树、在草原上奔跑的小羊……

他们从文本的句式,将想中画,心中情,自然而然写出了一行行动人的诗句。正如刘仁增所强调的:“学生以“用”为核心的学的活动,应是有重点、有层次、有成就感的。”学生在这一节课所学到的可以说是收获满满。

2、拓展延伸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是的“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这是广大师生都赞成和乐道的。上完二年级上册的《秋天的图画》这一课,学生们都沉浸于“神奇的大自然给予了秋之美,勤劳的人们创造了秋之韵”之中,我积极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相机引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秋天如此之美,这般丰收!你眼里的秋天还有哪些景物?请用几句话将秋天美美地赞一赞吧。一学生的杰作令人惊诧:“柿子挂起红色的灯笼,橘子披着金黄的外衣,棉花绽开雪白的笑脸,大豆挺着碧绿的身子。”学生不知不觉地流露出自己心底的声音,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创生。是的,这就是流行在小语教坛上的: “有一种教育叫无痕”。我们要加强课外的言语语言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写作素材。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座宝藏,只要老师善于挖掘,那“宝藏”就会金光闪闪;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便会心随我动,文由情发。

四、迁移,寻找写作方法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有着自己的特点,且具有示范性,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范本。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感知、揣摩并学会在实践中表达运用。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有多处典范性的状物片段值得借鉴,像第一自然段(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描写小蝌蚪的外形特点时,语言生动活泼,从头部到尾部,条理非常清晰,把小蝌蚪的可爱俏皮展现在小朋友的面前。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读,悟,了解这一段的写作顺序和表达特点(大大的  黑灰色的  长长的  游来游去)。学生在感悟言语之神妙后再积极引导他们模仿迁移这一写法,学写自己喜爱,熟悉的小动物。一学生这样写道:树下有一群小蚂蚁,大大的脑袋,细细的触角,摆动着六只小脚,快活地在树下爬来爬去。

这样模仿迁移,学生的语言来自文本,但并不是生搬硬套;这样的写话训练,学生掌握了作者的表达方法,使得文本的语言在学生积极有为的“语用”中,实现了“增值”。

的确,我们在教学时千万别小瞧了这些低年级的孩子,尽管他们刚刚迈入小学的门槛,可是他们就像春天枝头的嫩芽儿,只待写话的春风一吹,便可万紫千红了。因此,低年级的写话教学并非一潭“苦水”,只要“语用”结合,便可快乐前行!

 

作者:林吓伟

学校:莆田市秀屿区东峤先锋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