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饶美征:习惯比成绩重要

发布时间:2015/2/12 11:17:56

 

在当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今天,我觉得习惯远比成绩重要。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那么,语文学科的任务是什么?就是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从而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更何况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这也已成为许多一线老师的共识。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为孩子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大家知道字是构成句段篇的最小单位,语文学习是从认字开始的。但是几千个汉字,老师不可能一一去教,教会孩子识字的规律,让他们掌握识字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学并掌握字的音、形、意,并准确运用,是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国的象形文字的书写是一门艺术,可以说书法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作为一名中国人写好一手好字是基本的素质。字不仅是语文基本功的一项,更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具体现。一个人写的字是这个人的第二张脸。写古人云:“字如其人”。由于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更习惯于电脑打字,而忽略了书写训练。回头看看多少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出来写的字还不如我们很多小学生的字,这样的字就给人的印象打了折扣了。所以,今天,加强中小学生的写字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动笔就不苟,逢写必规范。经常强调写字的姿势,握笔姿势,让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使用工具的习惯。

工具书是学习的好帮手,是不会说话的老师。他能够准确有效地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因为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在你身边,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怎样借助工具解决问题,这也是孩子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孩子在预习课文或课外阅读时,如果有遇到不会认的字,就可以借助《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遇到哪个成语意思不明白,他就会去查《成语词典》,遇到古诗中的字、句不明白的要让学生明白查找相关的工具书。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学生电脑知识的提高,借助网络的力量解决学习中的障碍也是一条有效地途径。

3、预习、质疑问难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课前的预习是非常必要的。他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即有内容的准备,更有心里准备。对课程进行预习可以做到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课准备。在听课时能有的放矢的针对自己的薄弱之处认真听讲,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新知识的接受。同时,预习可以是学期预习,当拿到课本时统观全局的,浏览一下目录,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篇目先进行阅读,先睹为快;可以是一单元的预习,就某单元做系统的预习了解,看看哪些地方有不懂得可以做记号;最主要的还是日预习,很有目的的预习第二天老师要教授的新课,一般要30分钟,把生字新词先过关一下,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再看看文章结构,有多少自然段,能否把文章脉络理清,一定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哪些内容是自己读懂的,哪些内容是自己没有懂的,一定要做记号,带着问题边度边思考,对初次阅读没读懂的问题,要深入思考,仔细钻研,阅读速度可以放慢些,可以借助工具书,参考书或网络的资源,如果仍未解决的,要记下来,待到上课时听讲解决。当然预习的时候,别忘了在书上做记号,在本子上留疑惑。

4、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

朗读的训练也是孩子训练思维的一种非常好的办法。通过朗读,可以把生硬的文字变成有色画面,培养孩子的语感和口头表达能力。小学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一些古典诗文,将提升他们的文化底蕴,是他们受益终身。对于一些常见常闻的历史典故,成语古诗不必死记硬背,耳熟能详即可。

5、读书看报的习惯。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我们会根据学生年龄的特征,提供适合孩子们阅读的课外书目,引导孩子利用课外时间大量阅读和积累。书山淘宝,有铁矿、铜矿、金矿、宝石等。书山上有奇花异果,有仙草灵芝。老师可以定期开展好书交流会,精彩片段共享,孩子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丰富了自身的文学素养,到写作时那就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可能有人认为读书就好,小孩子看什么报纸。我们希望不要培养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我们希望孩子应该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心身边发生的大事,关心身边的人事,也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学校每周一上午晨会课的一周播报就是一件有益孩子阅读和身心的好事。

6、倾听、交流的习惯。集中注意力听别人说话这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学会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四十分钟听讲,有的孩子效率非常高。心理学上说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学会注意力集中地倾听别人说话也是对说话人一种尊重。在听的过程中认真思考,随时准备与对方交流,在这种倾听与交流中人的思维得到有效地训练。同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倾听交流比书面的表达更重要,使用得更加频繁。在现在的课程安排中出现“口语交际”就充分说明有识之士已经充分认识到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的特点,而开始正视的交流功能。

7、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养成平时读书,手里拿一支笔,准备一个本子,边读边动笔。动笔可以做标注,画出准确精彩的词句,并可以做适当的摘抄,正像上书山淘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平时的积累在孩子以后的习作中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还是要强调“不动笔墨不看书”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8、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要留心身边事物,一切都能成为笔下习作的素材。所以说勤于动笔的习惯,不但读书时勤于动手,平时还要勤于动笔练习,身边有一本随笔本,在日常看到的也好,想到也好,听到也好:伤心也好,快乐也好,幸福也好,愤怒也好;总之,随想随写,留下生活和学习的痕迹,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也许开始时只是只言片语,但是只要坚持,会自己的进步,会发现所记的是生活的精彩,也会发现他可以疗伤。学会慢慢长大,享受孤独,心灵强大。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习惯早养成让学生受益终生。因此,小学老师应致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挖掘智力潜能,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习惯远比分数重要。

 

作者:饶美征

学校:福州市鼓楼实验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