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兰:探究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发布时间:2015/2/12 14:52:35
摘要:针对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学生习作难、易产生畏惧心理进行起步作文教学探究。通过一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觉得首先应教学生学会审题,明确习作要求,只有知道写什么才得以下笔;其次引导观察,掌握写作方法,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接着,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最后,还要重视习后讲评艺术以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热情。另外,平时的积累和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和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主题词:探究 三年级 起步作文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此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这对于刚迈入作文之门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跨度太大了。三年级的作文不再有图作依据,有时还要学生自命题,学生一听到作文就一个头两个大,不知所措,且易产生畏惧心理。记得一次作文教学课上,一个学生一脸的茫然,问“老师,我不懂得写。”三年级既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决定学生走稳习作之路的关键一步。如果指导不到位,学生可能从此害怕写作文甚至排斥作文。那么,到底是先适当指导方法,还是先放手让孩子们去写,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教学,我觉得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明确习作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所谓要求是指重点训练项目或基础训练中的习作题的要求。记得在各组习作指导之前,我都事先给学生点明,使他们心中有数,免得在指导时匆促应战。三年级学生因为才开始接触作文,不知道如何审题,有的学生一见要写作文,只会在脑海中搜寻以前写过的作文,根本就不会去看清作文要求我们需要写哪类作文,更不用说作文的具体要求了。因此,在指导作文时,我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主题要求,围绕本单元课文内容来组织作文教学;其次让学生从本单元的课文来明确作文主题,知道此次笔下生花是要写一次有趣的活动、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或是身边美丽的景物等;最后再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题目提出具体要求。如三年级《语文同步》中《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有一道题目要求写我们身边美丽的景物。首先,我让学生确定要写的景物,把景物这个概念讲清楚,让学生明确习作内容,知道景物是指可观赏的景色和事物:如门前的槐树、河上的一座小桥、公园的一座假山等。
二、引导观察,掌握方法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三年级一次作文训练是学习描写一种水果《我爱故乡的 》,我在教学生学《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杨梅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杨梅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杨梅果实的色彩、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我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学生一下子就会了。这时,我趁热打铁,问:“观察时按什么顺序呢?”(从整体——局部,从外——内)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三、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编写童话,我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四、重视习后讲评艺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乐在其中。因此,如何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增强他们习作的自信心显得非常重要。这就为教师批改学生的习作、展示优秀的习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多数学生把文章写好之后,都有大功告成的感觉,希望老师对他们的“劳动成果”进行肯定和表扬。因此,我抓住学生这种喜欢表扬鼓励的心理特点,讲究批改艺术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在批改习作时,用直线或波浪线将学生用得好的词语,写得优美的句子标出,并在旁边画上“小笑脸”,以鼓励的语气写上赞扬式的评语。并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丁点进步,就算是一个词语运用得恰当,一个句子写得优美,也要进行鼓励,而且在每次评改完习作后,我都要从习作中选出几篇佳作,在每周的读书交流会上当做范文,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我还对佳作进行讲解分析,讲讲文章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里,还要注意在每次范读佳作是都要尽量增换新学生的文章,逐步扩大表扬面,让更多的学生都得到表扬和鼓励,从而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感受到习作进步的喜悦,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慢慢培养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并使学生爱上习作。
另外,平时的积累和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和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总之,小学三年级学生才刚刚步入写作之门,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给写作方法,让学生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然而,这也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作者:刘小兰
学校:泉州市洛江区万安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