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吴惠婷:让和谐的音符跳动在语文课堂上

发布时间:2015/2/15 9:21:55

 

“天空的和谐,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和谐,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和谐,如钻石般耀眼;落日的和谐,留下了最后的美丽;……”而我所追求的和谐,是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去采撷——每一份快乐,每一线阳光,每一片希望。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都有着独特的个性,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现自己,让和谐的音符跳动在语文课堂上。

一、创设丰富的情感世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当作附加任务,应该重熏陶,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放到日常教学中去。”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快乐心情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常会给我们教学者意外的惊喜,无限感动。因此,语文课堂应是充满人生百味体验的乐园。那么,我们在语文课堂又应该怎样引领他们的心情呢?

1、以情感人。

人们常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不妨说:“动学生心者,又何尝少得了教师的情感。”一堂课上得好不好,能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老师的激情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妈妈的爱》这一课时,通过反得朗读理解了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遮雨的伞,滴落的泪,甜甜的吻。产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从内心真正的懂得妈妈的爱,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妈妈的爱还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抛出马上激起学生热烈的反应,“妈妈的爱是温馨的话语,是可口的饭菜,是准时的闹钟……”一时间课堂呈现出一片令人感动的情景……

2、以读促情。

在语文教学中要能创设情境引读,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们在教学进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在朗读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只小鸟》一课,是冰心老人所作的人文情愫较浓的文章,文质兼美,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们在遵循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下,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阅读方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亲情的伟大,唤起学生保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在引入第课文第二部分教学的预设时,我们亦设计了“小鸟的歌声为什么会消失?”这样的思考点来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三至六自然段,并找出有关的句子,在品读交流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中析出重点词组如“跌”、“箭也似的”等来品读,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文意。

二、创设自由翱翔的空间

和谐的课堂应该是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地,强烈的表现欲望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整天面对的是天赋迥异的学生。所以,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规矩”去抑制他们的创新思维火花。在语文课堂上,松开手,放宽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有时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有一次听课,有一位老师在教学《蒲公英》一文时,让学生来演一演蒲公英种子,有一个小朋友扮演的种子却飞到了沙漠里,在那里安家。小朋友们奇怪地问这“小种子”:“去沙漠里安家的种子都被干死了,你为什么还要到沙漠去安家呢?”看到这个情景,大家也感到很奇怪,是不是这个小朋友没有读懂书?没想到这个“小种子”说:“我知道沙漠里环境恶劣,所以更需要我们去绿化它,去改变它,哪怕牺牲了自己也在所不惜。”听完他说的话,大家都忍不住为他鼓掌。这个学生把自己融入了课文情境,融入对话情境中,那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表达,在表达的同时,在聆听中情感得到了升华。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新《课标》强调教学内容的文人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教师要创设各种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教师在课堂上要情绪饱满,对上课充满信心,带着轻松自信的情绪走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充满信心,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多看学生的优点。要把爱心、微笑、激励、耐心、成功与信任带入教室,以共同讲座的民主态度进行教学,创造生动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特级教师程红兵提出八个给予:
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自己安排;
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自己锻炼;
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
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处理;
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这就是说,我们要多给孩子自主权、选择权、空间、机遇等,让他们充分地展现自我,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

四、构建自主感悟的空间

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离不开感悟。感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情感经历,是一种审美体验。我们的课堂要实现“教师讲解”向“学生自悟”的转变,要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受、积累和运用能力。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还一味地对课文进行肢解,把重点词句抽出来讲解。那么,学生会离开整体感悟,回到死记硬背的应试怪圈中去。感悟是创造的源头,学生会把别人的情感蜕变为自己的情感,把别人的方法变为自己方法,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到知识的海洋中去。

例如教学《和时间赛跑》这一课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句话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反复朗读“太阳下山”和“小鸟归巢”这两段来理解时间一去不复返,然后让学生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哪些事物随着时间流逝一去不复返,从而深刻领会爸爸话里的意味深长,进而学会珍惜时间。

新课程下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课堂中生命的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生命得到新的成长和发展,而每一个学生就是课堂生命力所在。 课堂不是教师的独奏,而是师生合奏,学生是主旋律。课堂上,我们允许他们“针锋相对”,鼓励他们“天马行空”,这样民主、和谐的课堂才有利于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的空间,有利于搭建学生自主创新的展示舞台。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长成参天大树才是社会的有用之材,鲜花和大地同样让大地焕发生机!

 

作者:吴惠婷

学校:晋江市磁灶镇张林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