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苹苹:让拼音教学生活化
发布时间:2015/2/15 14:42:52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应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汉语拼音是学生认读汉字字音、学习普通话、学习语言文字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同时拼音教学相对枯燥,学习的难度又较大,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不强,这就决定了拼音教学难上加难了。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方法巧妙得当,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拼音的长久兴趣,让他们积极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中的第一道难关。因此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仅看教材中的文字字母等内容,对一年级学生来讲,无疑是相当枯燥的,对其学习的求知欲望更没有任何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出趣味性情境,在课堂上灵活应用,使之自然贴切、新颖有趣、生动形象,就能化理为趣,有效地激出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学习韵母“ ou”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情境(课件),让一个名字叫“ou ou”的小木偶(ǒu)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当学生正确地呼唤小木偶,它就伸出鲜红的长舌头快乐地答应,发出有趣的声音,这时,教师适时地用另一种声音配音,评价激励。这个情境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消极被动状态,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读,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ou”的发音。再如在教学翘舌音zh ch sh r时,考虑到这是几个声母的读音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笔者特意安排了一个“招待客人”的情境。“今天,有四位客人来我们班做客,依次请出客人来(学生戴头饰扮演),我们要打招呼啊,今天这几位客人的名字很特别,叫的时候要把口舌翘起来(引导学生跟着老师读zh ch sh r),当学生会读之后,就请客人(学生戴头饰)进门了,(请进门的过程中又巩固了zh ch shi r 的认读。)在这招待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加强了zh ch sh r的认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多读多练,轻松有趣地突破了翘舌音认读的难关。
此外,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讲故事等情境。这些情境的创设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也较好地践行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理念:“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化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在有趣的情境活动中,学生才会真正乐于学习,真正学进去。
二、编顺口溜,辅助教学
在拼音教学中,应根据低年级学生喜爱诵读的特点,尽量设计一些口诀让他们背诵。当学生背着这些朗朗上口的口诀时,字母的音和形已被他们牢牢掌握。教学四声调时,学生掌握它的读法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先利用图片一辆小汽车和山坡图,边开着汽车边借助顺口溜: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帮助学生认识声调,再让学生借助手势来记住调值。再如,在教学“j q x”时,j q x与ü 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规则是难点,可编成顺口溜:“小ü 小ü真懂事,遇上j q x,脱帽问好敬个礼。”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在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唤起学生的创编激情,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启发学生自编口诀。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也能够自己编出一些儿歌来助记:树杈yyy,小棍赶猪lll,一个门洞nnn,切西瓜xxx……这样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象创造,激发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有创意的表达,使枯燥的拼音教学变得生动而富有情趣。
三、创编游戏,开展愉快教学
汉语拼音本身比较枯燥,一再靠反复读,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学习乐趣。要如何让学生在单调的拼音学习中,感受乐趣,体验成功呢?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地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内驱力,学生一旦对拼音产生了兴趣,就会视拼音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学。游戏是儿童最欢喜的活动形式。学生做游戏的同时,枯燥的拼音变为学生游戏的伙伴。学生在积极、快乐地参与中,调动起自己的眼、耳、口、脑和肢体语言去完成游戏中的要求,不仅能使他们学得主动,而且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因此,我们饮歌根据刚入学学生思维形象具体化,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以及拼音教学的规律,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动起来,帮助学生学好拼音。
1、拍手记忆法
将要学习的拼音字母配上儿歌、口诀,伴以简洁、鲜明的节奏,再加上拍手伴奏,使拼音字母易读、易记,便于学生掌握。如教“a o e i u ü时,可采用这样的儿歌加拍手节奏的形式进行教学。儿歌:噼噼啪啪,拍起手儿唱起歌。张大嘴巴“aaa”,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牙齿对齐“iii”,撅起嘴巴“uuu”,口吹哨子“üüü”。
2、演一演
对于一些表演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可鼓励他们用肢体、手势来进行“手舞足蹈”。在学习“b d p q”时,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简单的动作来演示这四个字母的样子?经过一番讨论后,有的学生跑上台来在讲台前双脚并拢站定,左手叉腰,右上上举,学生一下子叫出来“是b”,随之调换手变成“d”,左手叉腰右手放下则成了“p”,反之成了“q”。有的学生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摆一个半圆,左手握拳,伸出食指,组合成了“b”,右手的半圆上移,就成“p”。学生的想象非常富有创意。
3、猜一猜
猜口型游戏可以老师先摆好口型让学生猜猜老师要发的音,或者是学生让老师猜,也可以是学生互相之间猜一猜。对于掌握复韵母和区分前后鼻韵母、平翘舌音都是十分有效的。
除了以上几种,还有击鼓传花(一个接一个把看到的音节传下去)、玩一玩(出示卡片,一人出声母,一人出韵母,拼成音节读出来,谁读得快又准,谁就赢,赢者可以刮对方鼻子)、小白鸽送信(信封上用音节写着收信人名字,读对了就能送对,给送对的一份礼物)、找朋友、摘苹果、摆一摆等等。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轻松,练得扎实。
四、联系生活多运用
语言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因此,汉语拼音学习应重在运用。在学完了全部的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后,可引导学生用拼音拼写自己、同学和父母的名字,比一比看谁拼得多:也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用品贴上一个自己写的拼音标签;还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把家中的生活用品、家具、电器、蔬菜、水果、动物等名称制作成拼音卡片,贴在家里、教室里、寝室里,给学生营造出拼音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时刻能见到拼音,在多看多读中熟练掌握音节的拼读。笔者还鼓励学生给这些拼音卡片写上汉字,不懂的字可请教父母,然后在班级里与同学相互交流彼此做的卡片。学生的兴奋与快乐溢于言表,因为他们学得拼音有用了。让拼音生活化,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与理解,从而自主地去运用,用它来识字,用它来学习普通话,用它来阅读。
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学好汉语拼音,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善于钻研,充分利用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地学好拼音,让拼音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就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习如果为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璀璨所照,就能成为孩子妙趣横生和心醉神迷的乐事。”
作者:黄苹苹
学校:晋江市东石镇郭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