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珍: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发布时间:2015/2/15 14:55:36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表现为较强的识字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较强的综合动用能力—在生活中动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改变以往教学方法。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不少学生一听要写作文就头疼,存在一种“怯场”心理,作文也总是写不好,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对写作文没有兴趣,二是抓不到材料、感到没什么可写。可以想象,在没有写作兴趣,在缺乏写作内容的情况下,学生只能硬着头皮拼凑,胡乱编造“文章”来应付教师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激发其写作兴趣。教学中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作文激趣法,颇有成效。
一、 看想说写,读写结合激发兴趣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笔者根据这个特点,运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早期写作能力。其方法是先看后说,由说到写,说写结合。看:先教给看图法,以引起视觉兴趣,再观察人或事物,以获取有价值的材料,以培养其观察兴趣。想:看画面后,诱导学生联想和想象。说:看图或实物引起想象后,再启发学生把想法说出来。采用交叉启发说、竞赛说。写:由于看和想为说开掘了材料源泉,学生用笔把说的内容写出来,就具体了。
读写结合语文课是一门工具课,实践性强,应该本着“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原则。利用教材中的片段作为训练教材,以读学写,让学生在读写实践中提高读写能力。那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注入式”教法和教师一问到底,学生“跑龙套”的“牵牛式”的教法,是难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的。要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其基本途径是:揭示读课文的规律,教给读课文的方法,进行反复的训练。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学会读课文”上面,而把读懂一篇课文作为基础,作为手段,作为训练的过程。因此在备课时,我注意选择有特点的片断,指导学生仿写训练。如:《鸟的天堂》一文中,写榕树是静态描写,作者由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把一株大榕树写的形态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写鸟则是动态,先总写“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再写各类的活动,然后重点写一只画眉鸟。这样的描写有点有面,栩栩如生。这是两个很有特色的片断。读懂课文后,我让学生进行了“我们的校园”(静态),“课外活动”(动态),两个片断仿写。通过对学生进行仿写的训练,使学生不怕写作文,对于一个命题作文觉得的东西可写,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课外阅读,扩大兴趣
为了拓宽学生写作知识视野,让学生课内读写打基础,课外阅读求发展。为了适应小学生年龄小,爱说、爱动、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可采用以下方法指导他们课外阅读:
1、反复诵读:既培养学生的说普通话的能力,又陶冶了情操。
2、定向思考:每一篇文章之前都有导读性的文字,要求学生先读这些文字,如指导学生读《小学生作文选》时,不但要求读原文,还要求读文前的“老师的话”和文后简评。
3、图文结合:阅读课外读物时插图有助于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因此要指导学生把看图和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前看看图,读后讲讲图,理解内容。
4、课内外有机结合:如学生在作“记一次活动”的作文时,他们不仅读课本里的“习作例文”,还读了有关写活动的文章。这样可弥补教材的局限性。
三、活动中激发写作兴趣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学生所参加的有意义的活动特别多,学生也喜欢投入到这些活动中,有些必要的活动可以补充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不足,无论是大型的活动还是小组活动,哪怕是个体的行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是自己亲身参与,体验也就是深刻了,这样,让学生在不经意间积累活生生的写作素材,比老师的苦口婆心要起效的多。这样,学生就会有很高的创作热情,真情实感也就能自然流露了。在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后,我想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水资源的文章。可是如果光让学生到书上寻找有关资料,所得必将有限。于是我没有急于让学生写作文,而是先开展了“还我们绿水”的主题班会,并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组合成小组,也可以一个人单独行动,先利用课余时间走到外面,或是用心考察,或是打听询问,找寻有关资料。学生们群情激奋,活动的时候非常认真,有的孩子认真地做着记录,有的孩子专注地听大人介绍,整理资料忙得不亦乐乎。结果,班会开得非常成功,学生们各个都准备了演讲稿,讲得也是头头是道。班会完后,我便顺理成章地让学生把自己的演讲稿整理出来,就这样一篇篇高质量的作文诞生了,可以说水到渠成。
四、鼓励复改,正面激趣
学生经过辛勤劳动,写出了一篇文章,并希望获得高分。笔者利用学生这种心理,采用面批了解学生的作文中的不足,弄清学生的思路,有效地对作文进行指导和教育。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到批改的内容。另外,要多写鼓励性批语,评讲时多表扬。对写得差的,找出闪光点,使之乐改。还可以采用自改自批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反复修改,并启发、诱导学生开阔思路,培养反复构思、认真修改的习惯和兴趣。也可以发动学生互改,以使全班内形成一种复改作文的氛围。
五、自编文集,成果激趣
要求学生利用假期从头至尾修改自己本学期中的大小作文,再誊写自己编写为《××作文选》。这样边改边抄,温故而知新,学生通过系统复习本学期的作文,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新学期开学时,评出等级,优的给予一定奖励,以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六、参加比赛,竞争激趣
心理学家盖滋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能更加满足的感染,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特别是要创造条件,使学生取得第一次成功,这第一次成功往往也是浓厚兴趣的真正起点,这样就会逐步形成成功——兴趣——再成功——兴趣更浓的良性循环。因此,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多练笔,创造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逐步养成爱动笔的习惯。组织学生参加作文竞赛,让其竞争中领略成功的欢乐。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教师要给学生多创造成功的机会。一人获奖,就会激励一批人,使他们增添写作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
总之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我们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再实践。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好了,写作文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水平也会相应的提高。
作者:陈清珍
学校:南安市丰州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