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林辉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发布时间:2015/2/15 15:40:44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中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工作的重要舞台,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而且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活动方式,能主动完成任务和实现学习目标。如今,要加快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根本出路在于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就是自主、合作与探究。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如何为学生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从而真正构建课堂的有效性?通过近几年来的探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实践: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每位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激活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教师创设轻松、愉悦,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如教《春天的小雨滴滴滴》,先让学生欣赏“春天的雨景”课件,教师利用课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春雨美在哪里呢?让学生自主想像,充分讨论,发表意见,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又如教《鸟的天堂》一课,学习鸟多的内容,也可先让学生带问题观看录像,使学生从录像中感受到鸟儿欢闹的场面,从而也可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质疑问难,提供自主空间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和中心点。围绕这个中心点,教师还必须提供宽裕的空间,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要改变单纯的教师交往形式,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已见的空间。为此,教师可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设计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的环节。这样,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如《鸟的天堂》在学习榕树一段时学生质疑:“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话音刚落,就有两三只小手举了起来,我没有立即让他们回答,因为我想多给他们思考的空间,于是用手势示意这位学生把手放下,亲切地说“你们反应可真快,我想你们如果和其他同学一样认真读读,思考周到些,回答一定会更精彩。”这样,既分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又调动了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同时稳定了全班学生的情绪,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下的目光中细致读,认真想,教室里鸦雀无声。不一会儿,学生陆陆续续举起小手,有的说“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说明这是一株富有活力的大树,作者从它的每片绿叶上感受到了这种勃勃生机,所以说是“每一片绿叶上都有新的生命在颤动。”有的认为作者看到这每一片绿叶,在晚霞的映照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尤其是那新生的嫩叶,绿得鲜亮,绿得发光,让作者情不自禁地发生感叹,“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学生回答中,不难看到,他们经历了一个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历程,经历了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

三、多读感悟,自主阅读获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创造自主合作的良好阅读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课文的情趣美、意境美、人文美;感受朗读美,享受阅读自主、自由的快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由地进行阅读。如在引导朗读《圆明园的毁灭》时,先让学生选择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语句进行自由品读、共同欣赏,有位学生选择的语句是: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该生读得声情并茂。教师顺势启发:刚才这位同学读时注意到了声调有高有低,语气有轻有重、速度有快有慢,现在再请他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时表情怎样,哪轻哪重┅┅再想他为什么要这样读。该生再读后,教师并不急于让其他学生评价而是让他们学着也开口读读这句话。结果学生以微笑的表情读出了对圆明园绝妙景色的欣喜,“金碧辉煌”重读出殿堂的光彩华丽雄伟壮观;“玲珑剔透”轻读出亭台楼阁的小巧奇妙、景色怡人;“热门街市”高声快读出“买卖街”的欢快;“田园风光”低语缓读出流连山乡村野的舒畅。最后,教师又安排男女生交替读。至此学生在对词语的揣摩、比较中领悟圆明园景色的千姿百态、万种风情;另一方面学生在错落有致,或高亢放读,或浅唱低吟中自主地获取语言的“意义与情味”,自由地表达感受。

四、讨论交流,倡导合作学习

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而在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作用。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拔、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划找归纳,在学生独立感悟詹天佑爱国精神和杰出的智慧才华的前提下,让四人小组自行确定选择詹天佑某一个方面的内容,合作学习,讲座筛选,设计展板,布置画面和解说词,设计操作,合作为“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事迹展”的讲解做准备。学生就是在独立感悟和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加深理解,进行自主读书,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角色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种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和一个引导者,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

 

作者:林辉燕

学校:南安市省新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