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吴凤娇: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5/2/25 10:18:0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可见说话能力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教学从小学低年级就应重视说话能力的训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从生活中积累说话素材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生活,是说话材料的重要来源,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要从积累说话素材开始,否则,说话训练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那么如何从生活中积累说话素材呢?

1.观察生活。平时要引导学生时刻留意生活中的人、事和物,多听、多看。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在仔细观察生活及周围事物后而写成的。这些作家的成功之处莫过于仔细观察了。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是培养说话能力的第一步。就观察方法来说,有以下几点:

(1).随意观察: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随意观察。学生着眼点不同,观察结果自然也不同。一次,我带学生去学校后山游玩。一路上,同学们欢歌笑语,一会儿东瞧瞧,一会儿西看看,对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当我问他们观察到哪些景物时,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答案,有的说道路两旁的花草树木,有的说路上的行人,有的说菜园的景色,还有的见了马路上的各种各样的汽车,各抒己见。

(2).有目的的观察。就是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细致观察。例如:观察一个人,要注意观察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观察一处景物,要注意顺序,或从上到下看,或从远到近处看。观察一棵花,要注意它的形状、大小、颜色。一次说话课上,我出的题目是:我班上的XX,一个同学是这样说的:“杨杨(小名),我们班的班长,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扎着一对小辫子,走起路来辫子一晃一晃的,可爱极了。她特爱笑,一笑起来脸上就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说完,好多同学竖起大拇指说:“说得好准呀!”能说出班长的特点,不能不说是仔细观察的结果。

(3).注意观察的范围。低年级小朋友,年龄还小,观察范围不能太广。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学校或家里等周围的各种常见而又不被他们注意的事物,各种有趣的活动、自然景观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学校里存在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并使之改正过来。一天,一个调皮学生把扫把弄坏了,同学们振振有词地教育了他。过了一天,扫把修好了,同学们又议论开了。可见,只要仔细观察,就能提供许多新的话题,对提高学生说话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2﹑体验生活。在说话课上,有的同学滔滔不绝,有的同学却搔头抓耳,半天也说不出一段话来。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缺乏生活体验的结果。我在教学中发现:凡是学生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说起来就津津有味,有内容,也有条理。记得那是“庆祝六一”合唱比赛后的一次说话训练,同学们一个个激情洋溢,说话兴致极高。一个指挥的同学是这样说的:我一上场,看到台下这么多的人望着我,我开始有些紧张了,担心指挥不好。但是,我马上想到了班主任老师的话:一定要拿下名次。于是,我壮起胆量坚持指挥完比赛。当评委宣布我们班得了93.7分时,我高兴极了,但我的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短短的几句话,说出了自己的心理话,对一个刚读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也算不简单了。

我经常利用周末,安排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扫地、洗碗、喂鸡、喂兔、洗红领巾等,回到学校后,再让学生把做事经过说出来,他们兴致勃勃地、争先恐后地说,不但能把内容说具体,而且能把经过说得有条有理。

现在低年级说话训练还侧重于情节说话训练。我们还可以通过买东西﹑做客﹑访友﹑打电话等多种方式积累生活材料。多观察生活,说话训练就有了广泛的内容,说话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二、采用多种形式训练说话的能力

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说话素材。那么要怎样才能把这么丰富的内容表达出来呢?

(一)、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1).要训练学生说完整话,让他们知道说一句话要把“谁”(“什么”)做“什么”(或者“是什么”、“怎么样”)说完整。我经常在课堂上进行“说完整话”比赛,看谁说得最完整,最生动﹑最具体。(2).让学生掌握好书本中要求掌握的基本句式,做到能背诵这些句式并且能举一反三,这是基础。(3).要加强感情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4). 如果是说一段话,还要训练学生能围绕一个中心意思说。说话要有条理,按一定的顺序说,注意讲文明有礼貌,口齿清晰,态度大方,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二)、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

1.抽词说话:准备一些词语卡片,让学生任意抽取,并用所抽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即兴表演既紧张又活跃,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兴趣,培养其灵活性。

2.答问说话:提出三个问题“你是谁”? “你几岁”? “你喜欢什么?”让学生把这三个问题连起来回答。词﹑句﹑段三者紧紧相连,由浅入深,由短变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和思维能力。

3.看图说话,训练学生说话能力

看图说话是低年级学生练习说话的一种主要方法,是观察与说话相结合的说话训练。观察是看图的开始,理解图意(画图)是看图说话的中心环节。要在观察﹑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讲述图意,训练顺序可先从单幅图,再到多幅图。

例如:语文第二册基础训练中的看图说话《送伞》描绘的是天空中乌云密布,两个小学生给还在学校辛勤工作的老师送伞的情景。为了设计直观性﹑逻辑性的直观背景,课前我制作了这幅图的幻灯片备用。上课时打开幻灯机,先指导学生观察方法,这幅图要按照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分别说出上面的天空怎么样,地面上有谁,在干什么,同时打开录有“雨前呼呼的刮风声和雷鸣”的录音磁带,进而让学生在这生动﹑具体﹑形象﹑活泼新颖的语言环境中说出图中所描绘的情景,这样使学生有形可看﹑有声可听﹑有话要说,激发了学生说话的情趣。

4.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进行说话训练,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精美的图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好资源,也是训练说话的好材料,教师在教学中要很好地充分利用它们。例如二年级语文《酸的和甜的》是一篇多幅图课文。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说说课文大概说了一件什么事。在教学完课文后,再把几幅图打乱顺序挂在黑板上,要求学生抓住小动物的神态、动作变化进行观察,让他们根据课文描述的顺序去调整图画的顺序,从而更加了解事情是怎样发生的,怎样发展的,结果怎么样。然后再任意选一幅图意说一段内容完整的话或者把每幅图连起来复述故事的全过程。因为课文已学过,难度降低了,学生对看图说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各个跃跃欲试,而且都说得不错。

5.讲故事。可以出现几个词语,让学生仔细思考后,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把大家带进了美丽的童话世界。这种形式虽然也是一人讲,但是,它不同于演讲。它所描述及选择的材料一定要有“故事性”,有人物形象,有故事情节。讲的时候,应有具体﹑形象﹑绘声绘色﹑娓娓动听而取胜。故事可以一人讲,大家听,大家评,也可以举行“故事会”,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这样做既可丰富学生的兴趣,又增加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听故事复述,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这是一种先听后说,听说结合的训练活动。听说结合,既有利于倾听能力的提高,也锻炼了表达的能力。

在训练前,首先要选好听的材料,即要生动﹑有趣﹑且能启发思考。如低年级多讲童话、寓言故事。讲故事前,先提出训练的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地去听故事和记忆故事中的中心内容、主要人物,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复述,最后能独立讲述故事。如我在讲《驴子和狼》这个故事之前,我先提出问题:“驴子来到什么地方?遇见谁?碰到什么困难?是用什么方法战胜狼的?你还能替驴子想出什么好的办法?”然后再讲故事。这样学生有意识地听故事,分析、记忆故事的中心内容,接着指导学生进行复述,直至能独立讲故事,最后,还要激发其他学生的说话兴趣,对复述的故事进行评议。这种训练方法,不仅训练了学生专心倾听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连惯地组织语言、表达意思的能力。此外,我还选用了观察说话﹑创设情景说话、做做说说等训练说话的方法。

7.争辫。这种练习就是抓住认识和观点有分歧的问题,双方进行争论。争论时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这种练习能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广泛性、逻辑性、灵活性和说理的透彻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生活中,要遇到种种不同的认识和观点上的分歧问题,通过争论,进行摆事实讲道理,阐述各自的论点﹑论据,最终明辫是非,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8.讨论。就是围绕一个问题,按照一定的要求由若干人在适当场合口头发表意见。这是一种综合性说话训练,并有对话﹑演讲﹑争论等多种训练方式。讨论可以锻炼人说话的逻辑性﹑敏感性,能养成善于倾听别人意见、迅速加以斟酌、及时作出反应的能力。课堂教学离不开让学生思考﹑讨论,去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从中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其他有趣的形式训练学生说话,比如“打电话”、“记者采访”等。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天真活泼,注意力、集中性差又不易稳定,好动好玩的特点,还可以把游戏引进课堂,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活泼有趣。根据儿童好胜心、进取心强的心理特点,组织课堂学习竞赛,用“比一比﹑赛一赛﹑争上游﹑插红花”等方法,诱发学生的说话动机,使他们对说话活动始终具有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态度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说话潜力。

如果教师能长期重视并且下苦功夫地加强这方面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一定会不断地提高。

 

作者:吴凤娇

学校:三明市明溪县瀚仙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