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美:浅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发布时间:2015/2/25 10:20:28
摘要:作文在小学语文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又是小学语文老师最头痛的一件事,更是大部分学生不乐意干的事. 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本文提出了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作文 兴趣 游戏 自然 体验 激励
作文在小学语文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又是小学语文老师最头痛的一件事.更是大部分学生不乐意干的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就开始学习写一篇完整的作文,可大部份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加上忽视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写作文时经常不知道写什么,或者即使心里很有想法也是“茶壶煮饺子——有话说不出”,更甚者写出来的也是条理不清、语句不顺、牛头不对马嘴,让老师啼笑皆非、不知如何下手批改的作文. 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写作热情,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才能体会到快乐,下笔也就觉得轻松了起来。
一、游戏, “乐”作文
说起游戏,每个小朋友都可以玩得忘乎所以,他们玩电脑游戏、玩生活中的小游戏,这些游戏不用老师教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玩是孩子的天性,玩是孩子最大的兴趣. 而在实际课堂里,教师常常把他们当大人看待,忽略了他们的本性。法国著名学前教育家福禄培尔特别强调游戏对儿童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游戏是人类童年时代生活中最为快乐的一种现象,是儿童本能的表现。实践也证明,在小学课堂引用一些“幼儿园”的游戏教学法仍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愉快的天地,它是发展儿童语言的重要形式。比如:在《记一次有趣的课外活动》作文训练中,我先让学生玩掰手腕的游戏, 调动他们乐于参与的情绪, 给学生提供了说文的素材, 然后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演练,动脑思考,动口述说,动笔写就,当场点评,享受成功。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由不会写变为会写好。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今天我们班上了一堂有趣的课,我们玩起了“掰手腕”游戏.老师宣布了游戏规则,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找了同学比赛.我跟嘉靖商量了,她同意跟我一起掰手腕.
开始了,她把衣袖挽得高高的,我也叉开双脚、张开手掌,慢慢地握紧她的手.我拿出吃奶的力气往自己的方向压,可嘉靖的手像钉子似的一动不动地钉在桌子上,再看看她——嘴里哼着小调,两只眼睛却盯着我们的手掌,显得那么自信满满.我不禁打起了冷战,心里想:还真不能小看她啊!这时候旁边传来了“加油……”的声音,我的心中充满了力量,就像火山里的岩浆快要喷发出来一样,我使劲地挤啊、扣啊,手都涨红了,脸上冒出了汗珠,终于趁其不备把她的手死死地压在桌子上.我赢了!
二、走进大自然, “灵”作文
王安石云:“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古也。”是啊!大自然是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画,我们只要很好地利用大自然中的美景,那么写作文也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例如:在上三年级的一节作文写景课上,那一天刚好天上下起了大雨,这时候我让同学们走出教室来到操场上撑着雨伞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学生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出教室,他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用嘴巴说春天,玩得不亦乐乎,也把春天写得有声有色.这是其中一位女同学写的作文:
春雨“沙沙” 、“沙沙”,像无数条细细长长的线儿从天而降.我撑着那漂亮的花雨伞、踏着一朵朵洁白的“花儿”、走在学校的操场上.
远处,天空灰蒙蒙的,好像给大地戴上了一顶灰色的大帽子,那一栋栋高楼大厦在春雨的洗礼下也变得更加明净起来了;近处的校园显得更加透亮了:瞧!那一棵棵高大的叫不出名字的树,长满了新的嫩的叶儿,翠绿翠绿的,像新生的婴儿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息;树下的小草也调皮地探出了小脑袋,张开小嘴大口大口地喝着大地母亲的乳汁.这时候,飞来了两只鸟儿,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不知疲倦地在树上盘旋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多么可爱的小鸟,多么美丽的春天啊!我不由自主地笑了.
三、情感体验, “亲”作文
写作文就是让学生用语言和我们交流,用笔把他们心中的故事和情感表达出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情感体验是真实的,他们才能写出情真意切,朴实自然的好作文。和众多语文老师一样,我以前常常是布置一个作文题目,稍加以讲解和扩展,然后就让学生去写.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他们未必有太多的体验和感受,不得已他们也就只能凭空想像,生拉硬扯,没有真情实感又怎能写得好作文呢?于是,我想要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就要让他们有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可以是快乐的,也可以是悲伤的。总之,就是要让他们用心去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有了情感的积淀,他们写这类作文的时候,就像水库中的蓄水到了一定的水位一样,只要一开闸,自然就会奔泻而出.比如,学生们在写人这类作文的时候,通常描写人物如何助人为乐、如何关心他人,除此之外他们好像再也写不出别的.其实如果你拥有一双慧眼,你就会发现身边令你动情的素材很多: 爸爸默默无闻的付出,妈妈细致入微的照顾,老师的鼓励,同学与朋友的帮助,陌生人的关怀……在成长道路上,这形形色色的爱在我们的心底烙下深深的印迹,甚至影响或改变我们的一生。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体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抓拍”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让情感在细微中得以展现,让人间的真情先感动自己然后再打动读者.有位学生写了《家有“烦”妈》一文,写道:
吃过晚饭,我开始做作业,我妈的老毛病又开始犯了:“做题要仔细,做完作业要记得检查,还有腰要挺直……”一会儿又唠叨起来:“哎呀,你又忘记开台灯了,小心眼睛坏了……”唉,我的耳朵里都快长茧子了,可她好像永远不知疲倦似地叨唠着。“宝贝,要不要来个苹果,补充维生素……”“还是喝点牛奶提提神吧?”每天,我做完作业,无论多晚,无论多困,妈妈都会默默地把我的作业检查一遍,然在错误之处批上“红条”……
是啊!妈妈“唠叨”的背后,究竟饱含着多少母爱!小作者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积累内心体验,然后加以细致描绘.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深情,又让自己的作文独具一格.
四、激励, “爱”作文
作文讲评是作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次作文活动的小结,是对作文质量的分析评判.在平常的作文讲评课上,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最常用两种评判手段,我觉得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热爱作文的兴趣,就应该在激励方法上讲究一点艺术,激励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就自己的做法总结如下:
⑴将优秀习作或修改后有明显进步的习作装订成册,制订班级优秀作文周刑,在班内传阅.
⑵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优秀作文发表在自己的空间和微博上,和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⑶配合第二课堂,开展一次”当一名小作家、小记者”活动,使学生置于写作的情境当中,享受写作的快乐.
⑷开展有效的作文竞赛活动.心理学认为,孩子的表现欲都很强,在一个班级里,适度地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作文竞赛,不但培养学生你追我的学习竞争意识,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更是一把通向学生写作之门的金钥匙.让她们带着这把金钥匙在自己的作文天空里热情地写作、快乐地写作吧!
作者:唐秀美
学校:莆田市湄洲后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