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苏承起:浅谈如何营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发布时间:2015/2/26 8:58:26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提到:“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再次重申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时下,如何营造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成为热门话题,也成为我们攻克的课题。我认为:语文课堂要想取得高效,关键是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教师单一的讲解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孩子们才能焕发出他们勃勃的生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 课堂 学生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其有效性是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主题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的保障。只有抓住了课堂,才能尽快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着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反思如何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如何营造高效的课堂,让学生主动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下面从以下方面浅谈几点体会: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让课堂成为孩子的乐园

课堂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孩子的乐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开放式教学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活跃,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动”起来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讲故事、表演、画画等。如:在讲《认真》之后,“语文天地”里有这样一道题:“观察图画,写一写”于是,我先让学生观察,说出图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然后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各自想出一个活动场景。让他们各显神通,可以把想象中的场景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说给大家听,也可以把把脑海中的景象画出来把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他们成功的喜悦就会写在脸上。

二、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是思考力的培养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品质、能力,从而为他们终身学习、工作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教学形式,来淡化教师的表演,强化学生的表现,让每个学生都尽展其能,而不要教师独霸讲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标新立异,要通过学生的成功来展示教师的成功。同时在互动中,要能“放得开、收得住”,掌握整个进程的主动权,对学生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要迅速的抓住重点,用巧妙的方式让学生加以归纳、总结和升华,从而引导学生学会高屋建瓴的思考问题。   

三、在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互相合作的意识,让他们懂得在学习中互相帮助,才能共同进步,要做到互帮互学,互相讨论,“一人教大家,大家教一人”。如教学《一粒种子》一课后,语文天地中的练习“外面有什么声音?”“外面什么样?”问题一出,各组展开激烈的讨论,讨论后各组中发言人纷纷站起来发言,:“外面有汽车喇叭声。”“有鸟叫声。”“有飞机行驶的声音。”“有小朋友玩儿的声音。”“有广播的声音。”……各种各样的答案证明了在孩子们身上有着无穷的聪明才智。由于小组同学围绕问题,互相启发思路,共同讨论,在讨论时大家的思路显得异常活跃,人人都争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互相交流、互相启迪的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教师单一的讲解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教师应着力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树立让全体学生都真正“动”起来的观念,要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我们首先在课堂上要确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伙伴,学生才能消除种种顾虑,更好地转变学生方式,从静静地听老师讲,转为我敢问、我要问、我乐问。爱表现自己是孩子们天性,在师生平等关系的平台上,学生敢于表现自己, 在低年级学生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最有权威的,都愿意当老师。针对儿童这一心理,我在课上进行“争做小老师的活动。”带领同学们读生字、读课文。 教学《车的世界》一课时,小老师问全体同学:“看图后,你们想到了什么?” 各小组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名同学说:“我看到图后想到了‘奔驰’。”另一名同学马上站起来说:“我想到了‘奥迪’。”还有的同学说:“我想到了‘电动车’“这道题激起了学生思维撞击的层层涟漪,尤其那些喜欢车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发言中来。最后小老师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不管是什么车,在人们的生活中都缺少不了,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出游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为学生精彩的回答感到高兴,及时表扬了同学们和小老师爱动脑筋、知识丰富。通过“争做小老师活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知识掌握的也更牢固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的滋味,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也不要忽视那些平时表现稍差一些的学生,只要他们有一点好的方面,都可以成为别人的“小老师“。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要努力提升和发展自己的认识,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营造高效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苏承起 

学校:晋江市安海镇可慕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