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林艳葵:人本管理方略探幽

发布时间:2015/2/26 9:14:53

 

在素质教育新形势下学校管理涉及许多层面,本文侧重谈管理的艺术和技巧。目前教育改革提倡的管理理念最核心和精髓的内涵在于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以人本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明确这一点有利于我们的管理工作。因为学校是人与人的管理系统,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情感性决定了管理行为的情感性。所以我们提倡把建章立制的制度管理同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结合起来。这种人本管理模式始终把教师放在核心位置,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追求师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管理模式。在崭新的人文科学理念与教育心理学理念的指引下,对此笔者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更明确系统的认识:

1、集思广益、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学校心理环境, 满足教师高层次的心理需要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建议刘后主治理天下“诚宜开张圣听、集思广益“才能“不塞忠谏之路,”古人这种治国策略值得现代管理者借鉴。“集思广益”不仅能获得许多有益的信息,而且极大程度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尤其是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要靠每位教师来共同实施,第一线的教师最善于反思和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根据布鲁纳的理论,得到认同的心理需要是教师全部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基础, 每位教师都有渴望得到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只有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才能焕发出最大的工作热情。例如在我校实验中期的调查中,许多年青教师思维新颖活跃,提出创新性的建议很值得采纳。面对工作,领导不主观臆断,集体讨论酝商量,决定后再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全校教职员工同呼吸,共欢笑,心情舒畅,和睦相处。只有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政策才能有效地促进课程改革,让老师们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2、公正无私,注重管理行为的心理效应,发挥人本管理的实质内涵。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曾谆谆告诫刘后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可见,公正无私在人本管理中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对人不能有亲疏之分,对事不能有抑扬之嫌”,要真正作到把“一碗水端平”,要克服管理者自身许多情感因素,是一件近乎完美的管理境界。但也是在教改新形势下管理工作的价值向度,是教育管理者注重管理行为的心理效应的体现。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充分发挥人本管理机制的魅力,才能造就家园般的工作环境。

3、宽容大度,以德治人团结协作,不带陈见平等对待每一位老师。

古代孟子说“以德治人,心悦诚服也”。古今最出色的领导者,不仅有过人的才干,更应有令人信服的品格。每个管理者应以高尚的风范和光明磊落的行为作出光辉的表率。以德治人的领导者还要以宽广的心胸关爱接纳每一个人。作为管理者此时最需要的是“大度”,顾全大局,念人之功,容人之过,不可存太多私心杂念。即使与某些同志在工作中会产生摩擦,也不要急于盲目怪罪他人,而应深入剖折双方个性上的不足之处,然后坦诚说明,微妙地化解教师的心理障碍。以德服人,以信服人,才能让每位教师团结在你的周围,形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情浓于水的关系。

4、知人善任,运用成就理论激发教师积极向上意志潜能。

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得到领导同事甚至家长社会的认可。这种向上的意志潜能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教育的精品。要想实现这一点,管理者必须做到“知人善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知人善任的关键在于准确地识才鉴才用才。识才要“重其绩,更应观其德、务其本、察其能,要扬其长、限其短,尽其能、量才录用”。我校教师人数少,但工作层面多,任务重。因此每学年伊始,管理者都在职责分工上着实费心思,在征求老师们意见的基础上让他们从事自己爱干而又擅长干的工作。除准确地鉴才、识才外,在人才管理的过程中更需要艺术和技巧:首先要给老师们以充分的信任感。其次,我们在情感上必须贴近每一位教师,设身处地为老师们着想。当他们出差错时,关心、理解、体谅使老师们消除挫折感。与此同时,我们还相应加强评估管理机制,对老师不仅有物质上的鼓励,还要有精神上的鞭策。总之,正确的理解、充分的信任和适当的奖励正是留住人才的关键。

5、心理减负,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作好教师的心理保健工作。

以人为本的管理注重的是管理行为的心理效应。做好教师的心理保健工作也是学校心健教育的重要领域,是真正注重教师的生命价值,体恤教师冷暖的体现。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除了采用“知人善任、公正无私、以德治人”等正确的管理方法外,更应帮助老师们做好内在的心理调节。这也是学校心健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管理者所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教育管理者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1、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学校心理环境,让教师们主动参与工作,工作与休闲并重,精神和体力有张有驰。2、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会悦纳学生。很多教师群体中常见的身心疾病,既源于职业本身的压力,也源于老师缺乏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教师要学会正确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反弹现象,消除“恨铁不成钢”的抵触心理,做到: 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公平地尊重、热爱、关怀每一位学生。同时还要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一些心理学常识,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学会了解并接纳自己、认识并面对现实,及时化解心理冲突与挫折,不断提高心理水平。

以上从“集思广益、公正无私、宽容大度、知人善任、心理减负”等方面阐析人本管理的内涵和实际运用。但有一点必须提到的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握好准确的“度”,以人为本,但不能失却原则。一定要处理好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之间的关系。诚然,要想真正成为一名高素质、德能兼备的管理者应当通古博今,才能厚积而薄发。“古人之言、今人为鉴”这些管理思想值得我们在实践中验证,也有待于在今后的管理中进一步地成熟和充实起来,形成明确系统的认识。让我们象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那样,学校管理者也要 “学会倾听、学会等待、学会反省、学会思考、学会欣赏、学会发现”。只有实践着这些人本管理原则,才能上下一心,团结向前,让全体师生的生命活力在家园般温馨的工作环境中焕发。

 

作者:林艳葵

学校:福州市宁化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