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林婷: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布时间:2015/2/27 10:24:23

 

多年的中高年级语文教学,让我懂得了要想发展和增进学生的思维,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培养学生装自己读懂课文的能力。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浅见.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阅读教学则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对于枯燥无内容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与被动的,如果能够主动发现,往往会是风光无限,其乐无穷。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去体验发现的乐趣。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阅读教学的良好气氛。比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我要的是葫芦》用幻灯片来演示细长的葫芦藤、可爱的小葫芦、雪白的小花,以及和葫芦有关系的根、藤、葫芦。我们给葫芦施肥浇水后养料被根吸收,通过藤送到叶子,叶子被阳光照射后,把养料加工成葫芦成长所需要的营养,这样葫芦就慢慢地长大了。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再加上生动的动画效果,自然兴趣就来了。这时教师把叶子葫芦的中间加上蚜虫(用动画显示)一只只蚜虫是那么开心地啃吃叶子,聪明的学生一定想到了:“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没长大就落了呢?相信学生会很有兴趣去寻找答案,得出结论:叶子生了蚜虫,蚜虫吃掉了能制造葫芦生长所需的营养,没有了养料,葫芦就慢慢地饿死了!学生在生动的动画中有了自主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二、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

教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好比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可以让学生终身收益。因此,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教学生多种自学的方法。

1、查字典认字识词、理解词义的方法

在小学阶段,要教会学生掌握“音序“、”部首“、”数笔画“三种查字典的方法。学生查字典,最重要的一点是能从字典的几条解释中找到符合字词所在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解释。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奄奄一息”的“息”字,字典中有七条解释;不少学生选择了“停止”的解释,而这里的正确解释应选择“呼吸时进出的气”。有时字典中的各种解释与文中的意思对不上号,必须依据上下文思考出合适的解释,切忌生搬硬套.

2、挖掘文章中心,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帮助学生挖掘中心,也要教给他们几种方法。一是抓文章题目.如《珍贵的教科书》这篇课文,作者是以“中心物”来命题的。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呢?因为指导员在敌机轰炸的情况下,用生命保护了教科书。教师只要抓住题目去引导,学生就能发掘文章的中心,体会文章的中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二是抓中心句。如《一夜的工作》的中心句是“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教师抓住这个中心句进行引导,就能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三是抓文章提出的问题。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第一段中提出:”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学生抓住这个问题顺藤摸瓜,自然会找到“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个中心句。四是抓文章的重点段落。如《飞夺泸定桥》、《我的战友邱云》这类课文的重点段落,情节生动感人,让学生抓住重点段落阅读,自然会受到文中的思想感情的陶冶。

三、构建学生自主阅读的平台

语文教学中,正确处理好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关系,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为学生搭建一个新式的阅读平台,为学生开启认识现代社会、品味生命价值的大门,是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1、拓宽阅读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营造书香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班级(教室)有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探究知识和发展潜能、拓展技能的场所,还是教师引导学生、实现师生教学智慧得到充分展现的场所。建好班级图书角,创设好浓郁书香氛围的班级环境,使学生置身书海中,与书结缘,与书为伴,同时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共同的读书兴趣,形成价值认同,把学生的读书热情推向最高潮。采用课内外相结合,学生装的课内阅读主要以大量阅读为主,因为经常性的阅读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课外阅读中依照学生的兴趣推荐他们喜欢的书籍,如童话、寓言、民间故事;高年级的可读一些传记、传奇、惊险片段,让阅读这道大餐既营养又丰富。

2、组织读书活动。及时开展读书交流会、讲故事、猜谜语、手抄报、朗诵比赛、听歌写短文、读书汇报会、自编诗集等形式,处处给学生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3、注重阅读指导。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的同时,我们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指导活动,推动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我们规定每月开设不少于一次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以指导课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并能够学以致用,通过语言文字的练习,促进阅读的有效性。同时,通过课外阅读指导课,促使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4、注重阅读的积累。单单的阅读,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视野,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够的。我们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也适时地教给学生阅读积累的方法,使他们的阅读能更为有效。(1)有选择地进行摘记。我们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本阅读摘记册,将平时看到的精彩词语,优美句段、格言警句等记录到自己的摘记册上,以加强语言的积累,丰富写作的素材。(2)撰写好书推荐单。在阅读了一本好书以后,让学生通过好书推荐单的形式将这本好书推荐给自己的同学。在撰写好书推荐单的同时,学生对所阅读的书籍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对阅读的材料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也在动笔的过程中,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增强了归纳、概括的能力。(3)写好几篇读后感。指导学生在读了文章以后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对书中人物、事件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表达独特见解的能力及欣赏、分析、判断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受到了感染,达到有效的思想教育,形成正确的情感意志、审美情趣及价值观。

四、提供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

记得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激发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成功总会令人兴奋,产生一种巨大的情绪和情感。没有人认为自己不行,人人都想当个成功者,学生也不例外,抓住这点,我们在平时阅读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多给学生提供成功机会,使学生从自己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功,产生满足感,增强自信心,并将此转化为新的学习动机,形成可喜的良性循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时间越少越好,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动手去操作,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是学生知道的放手让学生去说去做,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展示自我的舞台,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装只有不断体验成功,才能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才能发掘潜力,才能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只有不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最后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成功。

总之,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确立学生主体发展意识,不断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营造学生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主动参与,自主发展,不断获取语文信息,感悟人文蕴涵,体验人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林婷

学校:莆田市秀屿区平海溪边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