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陈丽榕:为寻找习作素材支招

发布时间:2015/2/27 11:54:32

 

一提到写作文,学生的脸便皱成了苦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学生惧怕写作的根源。但实际上每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那么,如何在作文方面让学生“诗”兴大发呢?关键点就是得找到习作素材的源头,引进写作的活水。

一、教给观察方法,炼就孩子的慧眼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习作中不是没有好的素材,而是缺少一双发现它的慧眼。因此,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我在一次指导学生观察实物的习作课上,选取了胖大海为学生的观察对象。先通过视觉,了解胖大海的外观、形状、颜色以及放在开水中发生的变化。接着通过嗅觉,闻其香;通过味觉,尝其味;通过触觉,摸其体。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了解到的胖大海的药用价值。那一次的习作,学生是在新鲜、有趣的体验中进行的,学生不再觉得无话可说,笔重千金了。大家兴致盎然,不到一会儿就写了一大段,连平时不爱习作的学生也写了不少。有不少精彩片段让我为之欣喜。“胖大海的表皮皱皱的,像奶奶脸上的皱纹。”“一放入水中,胖大海的表皮就有成串细小的气泡涌上来,像扭动的珍珠草。”“胖大海的表皮慢慢地胀大,变平,一端开始裂开,里面流出海绵状东西,像一只饿得发慌的章鱼偷偷伸出捕食的触角。”“胖大海越变越大,就像一只懒洋洋的大章鱼,趴在水底一动不动。”……课后,学生的一番话让我欣慰:啊,写作文也很简单,只要用自己的眼、鼻、口、耳、手等感官去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就行了。后来我又让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去观察校园里的一处景物,效果也不错,学生不再是泛泛而谈,或干巴巴的几句话,他们发现了许多连我自己都未曾注意到的东西,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二、营造写作情境,拨动孩子的心弦

写文章最忌讳平平淡淡,没有半点生气,读起来如同嚼蜡。所以无论小学生是在观察客观事物,还是在亲历游戏活动,都要让孩子带着情感参与,都要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情感体验。情感是作文的动力,只有情深,才能文美。只有拔动了孩子心灵的琴弦,才能开阔学生习作的思路,才能写出有血有肉充满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1、开展活动,丰富体验。为了让学生写好活动类文章,不妨在写作之前开展活动,除了观察别人在活动中的言行举止,更要关注自己的心理活动。如:开展“传话比赛”,活动之后引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自己在活动中的紧张表现及得知结果时的感受自然是文章的重头戏。因为身临其境,学生写得有声有色。

2、抓住契机,倾吐感受。课内课外学习生活中,有一些突发事件不要轻易放过,因为这很有可能成为很好的写作素材。记得有一次正在上课,忽然进来几个不速之客,原来是卫生局的同志来抽样检查学生们的碘含量。学生们不明就里,以为要抽血,吓得小脸都青了。检查过后,课是无法继续上下去了,学生都在纷纷讨论刚才发生的事,我索性让学生放开讨论,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说一说,然后写出来。并告诉学生习作与生活是相融的,要积累生活经验,丰富生活阅历,最好的方式就是坚持写日记。

3、延伸文本,产生共鸣。我们的教材人文性很强,为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找准动情点,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触景生情,产生灵感,调动自己的语言储备和生活积累。《秋天的怀念》一课中,我引导学生感悟出母亲不顾自己身染重病,小心翼翼地照看情绪低落的“我”,希望我能好好儿活下去的博大情怀。也许是母亲这个角色孩子们太熟悉了,我看到孩子们似乎有很多感触想说,便灵机一动,说道:“秋天又到了,北海的菊花又开了。年年花开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独自一人看菊花,菊花从中仿佛又看到了母亲的笑脸,此时的我最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学生的话匣子一下了就打开了,看到他们动情的语言,扑闪的泪花,我知道我已把一颗美好的种子播进孩子们的心田。课后我又让孩子们以书信的形式给自己的母亲写几段话。

三、提供创作素材,启发孩子的想象

想象是舒展学生心灵,放飞学生思维的最好形式,想象类习作最得学生的青睐。在这类作文中,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尽情地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无拘无束地编写故事。为了拓展学生的心空,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可以为学生提供如下素材:

1、词汇编纂。给学生一组看起来不相干的词汇,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生动的语言把它们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2、续写补白。许多课文在文中或结尾处都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补白或续写,既让学生与文本贴得更近,又拓展了想象的空间。如《小珊迪》一课中,小珊迪买火柴,被车撞,叫小利比去还钱的事都是根据对话得知的。可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信息自己想象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补白。“先生给了他一先令,他转身就跑了,他飞快地穿过马路,边跑边想……”学生在补白的过程中,对小珊迪饱受饥寒的痛苦生活和信守诺言的美好品质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3、假设想象。假设的东西,本身是不存在的,要想写好这类习作,非展开想象不可。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等。

我想,如果学生的眼光敏锐了,情感细腻了,想象丰富了,一定能发掘出丰盈的写作素材。何愁无米下锅呢?

 

作者:陈丽榕

学校:福州市永泰县葛岭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