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杨振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创新

发布时间:2015/2/27 14:48:42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阅读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判断和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与体验,进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一关,采取科学合理的教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教师在研读了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准确把握了文本的内容,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使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能够将教学内容完美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介绍四种阅读教学策略。

一、进入情境,读活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加强朗读,而且朗读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阅读教学体现的是一种交流的过程,如果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应重视情感教育,这一方面是由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的;另一方面实施情感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动情,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情感因素,用生动的语言去感染学生,用感人的事例去教育学生,优美的意境去熏陶学生,用充沛的激情去打动学生。只有这样,才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使语文课堂达到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境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只有在情感这块肥田沃土上,语文教学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教师要善于优化组合语文资源,创设丰富的语境。例如教学《船长》一课,为了体现船长的临危不惧、忠于职守的高尚品质,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读活人物对话来理解,当“诺曼底”号遇到最危险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教学片段):

师:哈尔威船长承诺有了20分钟他就能给每个人以希望,人们似乎看到了希望,那人们还从哈尔威船长的话中了解到什么?

生:了解到如果男人走在女人的前面,奥克勒大副就会开枪打死他。

师:奥克勒大副真的会开枪吗?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小结)

师:从刚才的争辩中,你们感到哈尔威船长是一位怎样的船长?

生:他是一位镇静自若的船长。

生:他是一位忠于职守的船长。

生:他是一位镇定自若的船长。

师:请你把哈尔威船长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自己先练一练,也可以同桌读一读。(学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读船长与船员的对话?想读的都站起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将学生分组,学生对读船长与船员的对话)

师:(读了两句后)同学们,照这样读下去的话,船长的20分钟可不够了!(师示范高声朗读后,让学生再读课文)

师:多么精彩的对话呀!一位临危不惧、忠于职守的船长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请同学们拿起书,我们再来读一读。

在这段教学中,学生入情入境,既有学生独立自主的读,我又适时加以点拔,让学生把课文读活,把哈尔威船长读活,这样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忠于职守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就有了清晰的映象,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巧妙训练,发展个性

应试教育中语文教学最大的败笔就是“练”,往往“练”就是做题目,练得过多、过难、过死,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摧残了学生的个性,歪曲了语文教学的本意,造成了学生所谓的“不读书,不会考;死读书,考不好”的现象。所以我认为要“练”但要巧练,要能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能注重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练到好处。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早就告诫同行“一定要把学生教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撰文《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所以我认为“活”堪称语文教学法之精髓。如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我是这样安排练习的:我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预习过课文的大部分学生就能很快告诉我文章的中心句是“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句。紧接着,我又向学生抛出问题“谁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含义?”这回学生沉默了片刻,瞪大眼珠子望着我,我示意了一下课本,学生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便急切地欣然前往寻找答案。在学生充分自由读书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不要人云亦云,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比比谁最有创造性。一个学生用文中的自然段内容来说明周总理生活的简朴和工作的劳苦。一个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来一一解读。一个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身临其境地再现了对总理的敬佩之情。一个学生指着插图侃侃道来,还不时地加以支体语言,演译着周总理批文件时的生动情景,仿佛周总理就在眼前。一个程度好的学生则从文中找出“一张、两把、一盏、两杯、一小碟”这些数量词来说明周总理生活的简朴;找出“一叠、一天、一句、一觉、一夜”等数量词说明周总理工作的劳苦……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样的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何乐而不为呢?“少做题,多读书”,“少做题”才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多读书”才能爱上读书,会读书。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学生是阅读教学主体的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体悟与感受,鼓励学生充分、自主、个性化的阅读。教师要为学生服务,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在与学生共同学习中进行指导、辅导、引导,乐于倾听学生的观点,使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标新立异的看法,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三、读写结合,双剑合璧

阅读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书面表达,也就是“写”。“写”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到所学的知识,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但是有的学生光注重“积蓄”不注重“倾吐”,所以缺乏表达能力;有的学生注重“积蓄”而缺少书面表达的其他要素。所以即使有东西也“吐”不出来。这样,就必须在读写之间系上一根纽带,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使读写之间相互沟通,绿水长流。而对小学生来说,模仿是他们的年龄特征,是学习过程的合理需求。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无疑,教材就是最好的范本。在教学中有时让学生模仿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完白居易的词《忆江南》后,我让学生进行仿写。瞬间,学生兴趣盎然,抓耳挠腮,沉浸在“诗人创作”之中,这样改变了原先“少数学生撑门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被动局面,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均等的机会,此时也正是我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时机。(摘抄学生作品:1、家乡好,风景旧曾谙。河中鱼儿水底游,天上白云空中飘。能不忆家乡? 2、武夷好,风景美如画。雄姿大王昂首望,亭亭玉女微微笑。能不爱武夷?3、校园好,风景旧曾谙。绿树红花映笑脸,师生平等一家亲。能不忆校园?)看这些词,学生不仅掌握了《忆江南》词牌的句式要求,而且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用词造句比校优美,有的学生还别出心裁地在自己名字前加上“现代诗人”的字样。我又专门抽出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词作”在小组内讨论,在全班朗读,看着学生们一张张兴高采烈的洋溢着成就感的笑脸,我心理高兴极了。通过这次尝试,我让学生对词产生了兴趣,班里掀起了一股收集古诗词,积累古诗词的热潮。学生的读写能力也因此得到发展。

其实,小学语文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一些经典的文章,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谴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如果能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那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有帮助的。

四、活学活用,回归生活

生态化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回归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装扮生活,提升生命质量。只有那些来自生活的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才富有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使学生学到具有时代气息的语文。语文就是生活,“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语文教学应该有一个开放、自由、灵活、宽广无边的空间。小课堂里的知识是有限的,大社会的天地则是无限的。我们要组织学生深入生活中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去体验和感悟生活。在设计、组织、探究、研究等系列活动中发展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师要组织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联系语文,养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吸取语文知识与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做到家庭生活语文化、学校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例如学了《只有一个地球》,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到当地村委、街道、保护区管理所等部门进行调查,观察周围的环境是否被污染?生态是否遭到破坏?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制止人们破坏环境的现象?怎样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当学生收集了充分的资料后,我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主题,让学生各抒已见。有的学生用手抄报来表现,有的学生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环保的重要性,有的学生则用漫画来讽刺破坏环境造成的恶果,有的……最后我们共同制定了环保章程,学生们从自我做起,向身边的人宣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的道理。这样的生活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得到锻炼,而且让课内所学知识回归社会,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总之,课堂上,教师应把爱心、微笑、激励感受给学生,营造一种配合、民主、愉悦的氛围,变苦学为乐学、趣学。让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和睦气氛,和谐学习。阅读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沟通学生与世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的能力在感受、体验、交流中,在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得到提升。在小学语文教中,阅读教学很重要。我们应该加大研究力度,研究课改的新理念和新教材的特点、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寻求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只要我们每位教师全心钻研,本着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精神,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呈现“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雷特”的全新面貌。

 

作者:杨振旺

学校:南平市武夷山市余庆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