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余月娟 :小学语文课的开讲艺术

发布时间:2015/2/28 10:55:47

 

开讲,也叫“课引子”、“导入新课”, 是指一堂课的开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出好戏的开头,就在于能够立刻把观众带进充满魅力的艺术殿堂。一节好课就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开讲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学习知识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好的导入,犹如一块强大的磁石一般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从而成为推动学生自觉探索新知识的动力。

开讲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教师的巧妙导入,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学活动中去。它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那么,怎么样设计出新颖的语文课导语呢?这几年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摸索了以下几种常用的开讲方法。

一、课题质疑法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训练的窗口。有的课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有的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分析、质疑课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摸清思路,可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学贵于疑“。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质疑。如《葡萄沟》、《人有两件宝》、《大自然的语言》等,让学生在读课题的基础上,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争吵》、《画风》等,学生齐读课题后让学生思考:围绕这个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加以整理,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这样一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学习习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个性。

二、创设情境法

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的创设要适应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要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情境,一般可以用以下几种手段:

(1)  图画:儿童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相关课件,如《棉花姑娘》、《两只小狮子》、《乌鸦喝水》等课文,课的开始就请学生们观看,让画面吸引学生,这样既自然的导入新课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荷花》一课时,欣赏美丽的荷花图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你最想说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把画面上看到的,听到的,还有自己想到的都表达出来了。教师再引导说;“课文是如何写的呢?”这样一来就水到渠成了。从图引入,直观形象,既给学生先留下清晰的表象,为学生感知理解知识创造了条件,又能以喜爱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收到“以图导情,以言达意”的效果,增强了讲课的感染力。

(2)实物(简笔画):《画杨桃》这课的导入可用实物展现的形式,出示杨桃这一实物,让学生说这是什么,也让学生来画一画这杨桃。再如《赵州桥》这一课,教师可以通过简笔画形式再现石拱桥的魅力。

(3)生活: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一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述,将情境鲜明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如《雷雨》,《要下雨了》等课文可让学生根据生活观察说一说所见所闻,教师在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

(4)音乐: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教学《找春天》,让学生聆听相关的音乐,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再引入新课。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配乐朗诵,用自己的情感基调感染学生。

这四种创设情境的途径都是运用了直观的手段。直观手段必须与语言描绘相结合,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巧设悬念法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通过一定的情节,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鹿的玫瑰花》一课适宜用这种方法进行导课。教师旁白:一只小鹿在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浇水、、、、、、可是,到了玫瑰开花的时候,小鹿却没有看见自己栽种的玫瑰花。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答案就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小鹿的玫瑰花》,认真听老师读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师讲述;很久以前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老山羊请小白兔和小灰兔来帮他收白菜,劳动结束后,小灰兔把老山羊送给他的一车白菜送回家,小白兔只向老山羊要了一些菜籽拿回家,可到了后来,运回一大车白菜的小灰兔没有的菜吃了,而只拿回一些菜籽的小白兔却有吃不完的白菜,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

四、故事激趣法

故事对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上新课前可以给学生讲一讲相关的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课文《七颗钻石》、古诗《乞巧》和《嫦娥》时,可用讲述故事的形式来导入,在教学古诗时可讲相关的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太阳》一课可给学生说说《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给学生描述周恩来的生活事例,以此来引入新课。

五、温故知新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经常运用已有知识是使旧的知识得到巩固和保持,进而获得新知识的有效方法。这样的导语既使学生复习掌握了旧的基础知识,又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的教学就是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的,具体是这样的: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兴安岭这课,谁来说说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学生回答后我紧接着说课文是怎么具体描写它的美的呢?在学习《望天门山》时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继而导入新的诗。这种形式导入新课,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六、谜语导入法

一个有趣的谜语,可激起小学生的童趣,也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产生猜测思维,激活思考能力,产生好奇心与学习动机。在教《风娃娃》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老师出个谜语,大家猜猜是什么?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木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学生齐声回答是“风”,老师趁机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风娃娃长大以后,会做什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这课就知道了。”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七、介绍资料法

现行教材中有些课文所涉及的内容较深或较广,在教学前我经常让学生去查一查有关的课文参考资料及背景材料,在新课前让学生来介绍搜集的资料,不足时教师可加以补充。例如《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等课文我就让学生课前去杳找相关的资料,在上课时便让学生交流他们所搜集的资料,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内容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了。

总之,艺术性导入新课的方法,因文而异,因班而异,灵活多样。具有艺术性的语文导语,必须以激趣增效、求知解惑、怡情育人等为宗旨,以上的这些只是我在平常的教学中摸索出来的较常用的几种方法。

 

作者:余月娟

学校:三明市永安市燕南街道永浆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