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连: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5/2/28 16:25:27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是启蒙教育的开端,同时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量为3000字,其中要会写2500个汉字。而低年级要求学生认识1600~1800个汉字,其中会写800~1000个汉字。汉字是个万花筒,每个汉字都有丰富的内涵。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要积极探索提高小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引导小学生按照自己喜爱的方法去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能力,促进其成长。
关键词:多媒体 多种形式 多种途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我从事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已多年,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究。认为识字过程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识字和用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识字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刺激多种感官,激发识字兴趣
多媒体赋予了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艳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在儿童的认识与教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能愉快地探索知识的奥秘。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学之者不如知之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激发了兴趣,也就为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如:在教学汉字“坐”时,屏幕上首先出现两个人一起走出来,在一堆土上两人背对着背坐下来,随着鼠标的控制,那两个人和一堆土渐渐演变成“坐”字。学生看到这奇妙的变化,不禁兴奋地拍起手来,异口同声地说:“再来一次!再来一次!”再如:在教学汉字“日”字时,出示一个红通通太阳的画面,边出示边讲解:“在过去,人们没有文字,无法记录天气情况,就画一个太阳表示天晴的日子,后来逐渐简化,变成了一个圆圈加一横,再写作今天的日字。”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变化,使原本抽象的汉字变得具体可感。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也记得牢。
二、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提高识字效果
心理学研究标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都缺乏耐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进行识字教学要时时坚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的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运用多种形式识字,力求寓教于乐,引发儿童的兴趣,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愉快气氛中学会汉字。
1、猜谜语识字
猜字谜识字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引导小朋友自编、互猜字谜,调动他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如:门里躲进一个人就是“闪”,门外立着一个人就是“们”,白云上面有个人就是“会”。把手放在目上就是“看”。 这样做无形之中还启迪了孩子的智慧。
2、编顺口溜、口诀、儿歌识字法
教学中,我把一个个枯燥乏味的汉字编成顺口溜、口诀、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如:合手拿,人门闪,土里埋,口天吴,一人大 ,二人天,天字出头就是夫,夫字两点夹夹牢,夹子站好来来来等。编出儿歌:“有水河清清,有日天气晴,有目眼睛亮,有心好心情。”来记住形近字“清、晴、睛、情”,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进行自主识字和创造性识字。
3、加减法识字
学习汉字的过程是由简到繁,有易到难,是有规律可循的,给汉字加一笔,减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采取这个游戏,能增强学生分析生字,拆分生字的能力。例如:“大”加一笔变成“天”“太”,“天”减一笔变成“大”,用减一笔变成“月”,“自”减一笔变成“目”“白”等,这样既有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反复认读,对容易混淆的字也就区别开了。
此外,还有其他游戏。例如“摘果子”“开火车”“夺红旗”“贴字”“我当小老师”等等都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
三、运用多种途径,巩固识字成果
小学语文识字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或学校内,应该置身于广泛的社会环境中。下面就谈谈环境识字实践的具体措施:
1、在生活环境接触中巩固识字
发动学生收集广告纸、日用品包装盒、食品包装袋、海报等,认识上面的字,并让父母帮助剪贴成册,每周在班里评比一次,评出“识字小能手”,进行奖励。在马路上看广告、读店名、看站牌,积累识字;教师定期布置检查,及时鼓励表扬。这些措施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和字词反复见面,巩固识字效果,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用处真大,进而提高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师要善于捕捉各种机会,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有意识、有步骤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点燃智慧的火花。
2、在课外阅读中巩固识字。
课外阅读是识字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因此,我要求学生晚上或双休日去书店看适合低年级的儿童读物,报刊杂志,遇到认识的字就大声朗读,在读中巩固生字。还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优秀的作品,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孙幼军的作品《小猪唏哩呼噜》、《小步头奇遇记》、《怪老头讲故事》等,同时给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本子,作为《采蜜集》。让学生将从课外书中学到的各种名人名言、成语、谚语、歇后语,优美句子等摘抄下来。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认识到更多的汉字,扩充了识字量,而且学到更丰富的语文知识,使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象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主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同时我们也要在识字教学中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他们真正喜欢汉字,在自主识字中提高识字效率。
作者:黄宗连
学校:莆田市秀屿区平海江堤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