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许丽萍:新课程理念下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5/3/2 10:30:31

 

摘要: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作文教学必须创新,需要做到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课程与作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  作文教学  自主创作  交互学习  快乐习作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

提及习作,不少学生挖空心思,“横眉冷对习作题,俯首皱眉低叹息”。为改变这种状况,只有改革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有机地整合,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进行作文课堂教学活动,为传统的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为语文教学,尤其为作文教学开创一片新天地,增强作文教学的效果,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那么,在习作教学中怎样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下面浅谈本人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化作文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再现生活场景 拓展想象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教师应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而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快乐是作文的动力。教师应积极在情境的创设与诱发上,将学生带入情境,强化感受。例如以“难忘童年”为主题的作文教学,教学前,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积极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自己童年的图片和信息,结合作文教学目标,突破时空的限制,精心设计课件,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开放的作文教学情景并提供了灵活的教学环境,通过课件展示本班部分学生童年的图片和信息,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通过处理加入文字和声音搬进课堂。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此时栩栩如生的画面,优美的音乐、语言有效地烘托了课堂的气氛,通过听觉、视觉等感观刺激,再现了学生童年生活的有趣、难忘的场景,勾起了学生对往日美好生活的回忆,营造出直观、形象的作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说出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与老师、同学分享。可见,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中新型作文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在愉悦的氛围中,还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习作教学通向成功具备了前提条件。

二、搜索写作素材 打开习作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新型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在网络中,可以随心所欲地查阅到各种各样与写作有关的信息,提取习作所需的素材,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形式,突破时空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把一切原先不能直接搬进作文课堂的情境搬入课堂,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为学生写好作文打开一扇神奇之门。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例如:在学习课文《威尼斯的小艇》及《彩色的非洲》后,我设计了一项课外延伸的综合活动:上网游览世界,饱赏世界风光……。此时,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全部交还给学生,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要求,分工合作,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并进行整理,此时,学生们沉浸在网上再现的情景中,如临其境,流连忘返。学生们由课堂上的“看客”、“听客”变为积极的创造者。在网络世界里,各种信息无所不包,为作文课堂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经过一番网上快乐漫游之后,同学们收集了许多威尼斯、非洲等相关素材,享受到网上“冲浪”的快乐,收集到了各种各样的有关威尼斯、非洲的风光图片资料及文字介绍。这时,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分别介绍自己在网上欣赏到的美景,同时抒发自己网上游历的不同感受,让他们畅所欲言,尽情倾吐心中的愉悦。网络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而有目的地遨游在网络世界的海洋中边学习边创作,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完全改变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状,在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自我创新习作的能力。

又如教学“网络的好处与坏处”时,教师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引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及时进行归类整理;引导学生通过辩论会或谈天说地、精彩瞬间、佳作赏析等形式将自己所看到和搜集到的知识相互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资源共享。学生在自主、协作、多元地探究学习中展示自我,同时教师也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想象、演说等实践活动,内化网络知识,外化自身感受,在自主实践中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在乐中学写,愉快习作。

三、优化作文评改  增进师生互动

叶圣陶先生认为:“给学生改文,最有效的办法是当面改。”作文讲评修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如果让学生一味地写而不重视讲评修改,学生的写作成就感不强,写作能力提高不大。《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打破传统教学,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具开放性、交互性,增进教师的协作教学和学生的协作学习意识。学生作文的自主性以及教学信息反馈的功能也会大大的增强。如指导“一个特点鲜明的人”作文教学评点时,利用多媒体选择班上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投影到大屏幕上,师生共同讨论、评议、修改作文,使学生“眼见为实,动手为真”。集体围绕习作要求评议优秀习作,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不仅欣赏到优秀的习作之外,还教会学生及时增、删、变、换等修改方法,直观地感知了修改过程。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学生不但可以评改自己的习作,还可评改其他同学的习作,扩大了交流范围,同学间相互启发、疏导与帮助,提高了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正是网络提供了便捷、及时、友好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互动交往变得更便捷,更及时,更广泛,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创新的习作空间,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海阔任鱼跃,天空任鸟飞”的感觉,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

总之,信息技术为课堂作文教学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资源空间和交流协作的最佳平台,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积累,合理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课堂上学生习作课兴趣低下、素材缺乏、交流单一等问题,为作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契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李吉林编写的《情境课程的操作和案例》

 

作者:许丽萍

学校:厦门市滨东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