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孙金秀:激发心灵体验,引领学生写感情真挚之文

发布时间:2015/3/3 9:57:2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然而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不少“假、大、空、套”的现象。很多学生一说起作文就发怵,搜肠刮肚如挤牙膏般拼凑文字,或者套用别人的文章,甚至抄袭,写的作文没有童心童趣,缺乏真情实感。要让学生爱写、会写、善写作文,教师应释放学生的心灵,丰富学习生活,充分创设作文情境,让文字从心里迸发,从而写出感情真挚之文。

一、摘抄词句,日积月累中打好表情达意的基础

    叶圣陶曾说过:“多读文字,多训练语感,必将驾驭文字。”情感的表达不是空穴来风,一蹴而就的。在多年的习作指导中,我发现学生内心情感已被调动,但却苦于不知怎样用词句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有大量积累好词佳句,准备好充分的词句“仓库”,才能“有话懂得说”。

每学完一篇课文,要求学生摘录文中一些好词、好句以及感受最深的段落,再写读后感。每周还要安排几篇课外文章摘抄,扩大积累量。利用课前几分钟或每月末专门上一节读书交流课,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如引导学生说一说表达快乐心情的词句:开心、愉快、乐不可支、欣喜若狂、乐得一蹦三尺高等;表达生气之情的词句:气急败坏、恼怒、气呼呼、嘴巴嘟得可以挂个油瓶了等等。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甄别,结合情景造句,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词句体现的情绪不尽相同,学会不重复单调用词,并且让学生说说用上这些词句感受到什么?仿佛看见了什么?这样在日常点滴的交流与练习中不断积累、丰富了词句,学生渐渐懂得“有感怎样发。”

二、教给表达方法,灵活运用中表达情感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是作文重要的目的。当学生有了明确的内容、强烈的表达欲望时,教师应指导他们用各种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

为了使语言生动形象,必须进行必要的修饰。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如《小英雄雨来》一文中两处比喻:“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那两只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让学生体会褒义与贬义的比喻表达的情感效果,再引导学生学着造比喻句:猫的眼睛像黑夜中发光的宝石,狼的双眼如可怕的幽灵,令人不寒而栗。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情感语言的体会。拟人是小学生状物中最常用的方法,指导学生根据不同情景、对象恰当地运用,不仅使描述的形象跃然纸上,还能体现出情绪的变化。在教学中相机进行各种方法的赏析、模仿、运用,能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大大增强。

三、常写日记,及时记录表达,养成善感之心

作文是思想感情的产物,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投身于生活,用心体验生活,从日记入手,把学习与生活中有意义的事及见闻记录下来,让日记成为情感渲泄的窗口,为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

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竞赛是是日记的好材料。比如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在校运会中运动员们如何奋勇拼搏,获奖的光荣上台领奖,满脸喜悦与自豪,空手而归的又是怎样的神情、动作,说了什么,自己有什么感想,把这些都写下来;参加了春游活动,看到什么场景,哪些最有感触,心情有什么变化等;遇到委屈的事怎么说、怎么做、又是怎样的伤心、不服。特别是要指导学生写第一次做的或偶然发的事,难得遇见的事。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如看到有人践踏草坪、折断小树,自己心里多么气愤,又是怎么行动的;看到石头缝中冒出一棵小树苗心中怎样的震撼;忽然看到自己辛苦种的花终于开了是如何的激动;街上的乞丐多么的悲惨,行人怎样对待,由此联想到了什么等等。努力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随手记录的习惯,养成善感之心。

四、身心入境,淋漓尽致地描述见闻感受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引导学生“读了这些句子,你的心情怎样?”以激发学生批文入情。写作时也可以“写这篇文章时,你的心情怎样?”“写到这里,你沉浸在什么样的情感状态里?”“在写作的过程中,好像看到、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始终处于文章描述的氛围中,喜时欢笑,悲时落泪,怒时愤懑,使学生懂得写作不仅仅只是文字的书写,更是心灵的放飞、渲泄。

引导学生选好素材,确定好主题、内容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把要写的内容在脑海里过一遍再动手写,不要拿起笔就写,也不应踩着西瓜皮滑到哪是哪。如写一处美景,让学生先回顾出发前、观赏时、赏景后心情怎样,再选出感受最深的景物细细回味,或拿出照片、视频欣赏,将自己重新置于当时的情境之中,按顺序从几个方面来写,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展开联想,充分表达出喜爱与赞美之情。叙事类作文,让学生把自己放入事件场景之中,随着情节展开,情绪有了什么变化,周围的事物、人又怎样,也可以不时变换角色,把自己当成其他人物,言行举止又会怎么样。写想象类作文,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员,随着情节的铺开,画面一一展现,情绪也跌宕起伏。比如写到美景时心旷神怡,突然出现一只恶狼紧张得心怦怦直跳,看到一只小鹿频临危险几乎要跳起来,众动物勇斗恶狼时心情振奋,脱险后无比欢畅……把自己完全投入其中,笔下的作文就不仅是文字,更是一部自己参演或导演的电影。这样写出的文字就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作文自然充满了感情。

五、回顾修改,字斟句酌中不断提升情感表达的水平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在全心投入地抒发渲泄了情感之后,就必须依据文章整体进行恰当地取舍、增添,以便能更集中、完整、突出地体现真挚的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小学生毕尽阅历浅,知识面也不够丰富,当面批改作文,针对性强,便于因材施教。可以在学生起草过程中相机点拨,也可以在初步完成习作后,教师选择一两篇典型的优秀习作,引导学生集体评议:这篇作文好在哪里?哪些词句用得妙?让人感受到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等。同时应找出不足不当之处,该删去的不要可惜,该细节刻画的要不惜笔墨,引导学生把作文改得内容具体、感情真挚。学生自主修改时先在脑海里将内容再次“放电影”,再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意思表达明确,语句生动,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也可以让学生与同桌互改,或在小组里批改,发现并学习同学习作中的闪光点、准确传神的描写、真情实感的流露等,让学生互相赏读体会。当然也应指出同学不恰当的地方,提出诚恳的修改意见,共同商讨,力求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作者:孙金秀

学校:三明市尤溪县城关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