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萧琼瑶:扬起个性的风帆

发布时间:2015/3/3 10:42:57

 

提倡个性化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将阅读界定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我致力让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舞台,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一、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性学习”,而且是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必须改变“接受性学习”这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1、加强体验性学习。

常言道“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听过的能记住30%,看过的能记住50%,做过的能记住80%!”体验性学习,是一个“做中学”的过程。这不禁让我想起陶行知先生曾经倡导的“六个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孩子会观察;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多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孩子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子的时间,使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如人教版四上第四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在教学本组课文的时候,我分成四个部分:第一,走进文本,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第二,亲自饲养一种小动物,亲近动物,感受动物的可爱。具体要求“五个一”:给小动物取一个名字(取名),亲自养一养(饲养),看一看(观察),爱一爱(爱它们),玩一玩(和它们交朋友、玩耍)。第三,开新闻发布会,进行口语交际,习作等,介绍自己饲养的小动物。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孩子学以致用,落实到实际中。第四,语文实践活动——阅读动物小说、朗读关于动物的儿童诗、画一幅动物的儿童画、搜集动物的奇闻趣事、出一份动物小报等,允许孩子自由选择其中一两项完成。

学生在本组课文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极高的学习热情,不仅用自己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用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2、注重发现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搜集、加工、处理信息资料,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地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教学《自然之道》一课,学生们就提出一个问题“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进行制止,或进行劝说,反而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孩子们各抒己见,发表了个性化的见解。学生A说:“我很同情向导,他抱起幼龟走向大海,是迫不得已的做法。换位思考一下,当你被同伴们说成是‘见死不救’或‘冷血动物’时,你也会做出同样的举动。”学生B说:“我不喜欢向导的这种做法,因为他因小失大,造成成百上千只小海龟受到伤害,成了嘲鸫的盘中餐。”学生C说:“向导如果制止或劝说成功,同伴们根本不明白违反自然规律的严重性,以后还会继续违反自然规律。”学生D说:“向导没有错,他想让大家看到事实,告诉同伴如果违反自然规律,将得到更惨痛的代价。”……学生们越辩越激烈,也都句句在理,他们能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能联系上下文深入浅出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肯定孩子们的想法,接着问:“你能理解此时向导的感受吗?”引导孩子理解,他其实是用血的教训教育大家,给大家以震撼,向导是忍着剧痛在做这件事!最后联系课文朗读体会,“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孩子们此时此刻感受到,向导意味深长的这句话背后的用心良苦。

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往往理解也是截然不同的。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就会丧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没有独立思考,谈何独创精神。

二、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学习方法,而要根据个人的性格、气质、认知风格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学生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兴致勃勃地畅谈他们的学习方法。有的说:“桂林山水景色那么优美,我通过配乐朗诵来学习体会。”随着,一曲悠扬的《春江花月夜》响起,学生朗诵得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漓江的山水之间。有的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用画画的形式来学习。”一说到“画画”,居然五六个同学同时响应,把他们的画作粘贴出来,或素描、或国画,或水彩,真是美仑美奂,令人赏心悦目,学生们个个瞠目结舌,啧啧称赞。有的说:“根据课文内容,我收集有关资料,写成一篇解说词,我来当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桂林的风光吧。”有的说:“我被课文中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了,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读给大家听吧。”还有的把收集的桂林风光的VCD片、图画、象鼻山、骆驼峰等文字介绍……在课堂上一一交流。一时间,孩子们畅所欲言, 高招迭出,课堂成了他们张扬自己个性、施展才华的舞台。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设计师,只有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三、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不是让学生为教师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教师应少一些指令,给学生一些选择的权利,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喜好、需求和特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如,教学《桂林山水》《黄山奇石》《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课文,可以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方面细细品读。由于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求。“我喜欢,所以我选择”,既然是喜欢的选择,自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那么学习的兴趣、求知的积极性也就无需老师穷尽各种办法来激发了。

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个性化学习具有多样性、创造性的特征。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当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大胆发表自己富有个性的见解,让学生的学习闪现创造的火花。教学《草船借箭》后,我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为什么?”甲学生说:“我最喜欢诸葛亮,因为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当周瑜利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事来百般刁难时,他仍以大局为重,三天后如期交箭。”乙学生说:“我最喜欢周瑜因为他是一个深谋远虑、忠君爱国的人,但就是心胸狭窄,内藏杀机。”丙学生说:“我最喜欢鲁肃,因为他忠厚老实,诚实可信。他帮诸葛亮借船,并守口如瓶,他的行为为诸葛亮草船借箭打开方便之门。”丁学生说:“我最喜欢曹操,他是一个有军事才能的指挥家,而且还很有文采,能写出许多豪情壮志的诗篇,妒忌心极强、好猜疑,是他的致命弱点。”学生们的个性,以及对事物别出心裁的独特见解在课堂上得以很好的展示,是课堂把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地生成、张扬、发展、提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实施创造性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允许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扬起个性的风帆。

 

作者:萧琼瑶

学校:福州市鼓楼区第二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