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郑爱萍:作文批语—— 一门用“心”的学问

发布时间:2015/3/4 11:53:37

   

摘要:作文批语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语言形式,是激发学生作文潜力的催化剂,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良师益友。作为语文教师,要把握学生写作文的心理状态,以充分肯定、赏识鼓励、细心诱导为出发点,用“心”写批语,体现关爱性,动“情”写批语,凸显感染性,达到提高作文能力及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肯定  鼓励  趣味  诱导  提高

 

学生上交一篇作文后,翘首以待的便是老师给予自己作文的评价。而有的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嫌改作文费时,写批语时便马虎应付,有的只批上“优”、“良”、“及格”;较差的作文就批上“离题”、“重写”、“内容不完整”、“书写不认真”等等;有的空泛笼统,千篇一调,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有的批语龙飞凤舞,犹如天书,学生根本难以辨认;有的用词抽象化,学生难以理解;要不就是“句子通顺,条理清晰,中心明确……”学生早已厌倦了。学生写作的火苗刚点燃便被这些又冷又硬的评语浇灭了,先前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所作的努力等于无用功,从而不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我认为,作文不批则已,一批就不得草率。

一位哲人说过:“一句妙语,不但能激励人,照亮他一天的生活,有时候能改变他的一生。”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妙语”的巨大威力。其实,作为师生双向交流的文字——作文批语就是教师的“妙语”,同样具有这种威力 。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一定要字斟句酌,用“心”去写好作文批语,以教师的“妙语”催化、激发学生的作文潜力,树立作文信心,从而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那么,怎样写好作文批语呢?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与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充分肯定,让学生获得心理的满足

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肯定。得到老师肯定的学生,心理会产生一种积极、微妙的变化。用热情的笔写出肯定的批语,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们批改作文时,经常会遇到抄袭的作文,有的教师直接批上“抄袭可耻”,这样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打消了其写作的积极性。这时,我们一定要耐住性子,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我们自己小时候也抄袭过作文,这样做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写好作文的心理,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我们可以顺势肯定学生,先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再借妙语教育学生。诸如批上“这篇作文写得太好了!能参照别人的文章仿写是一个好办法,如果能把这些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就更好了,相信你一定会这样去做的.”或者用幽默的语言批上“你写的文章名闻遐迩,如果你把《××作文选》翻到第×页,你会发现有人引用了你的作文,你可以提出抗议。”这样,学生就会通过教师的评语去重新认识自己的行为。

我们班有一位学生写字经常缺胳膊少腿,面对他的作文,我没有否定词,而是写下这样的批语:“你很有写作潜力,只是要发挥出来,不信吗?请你把这篇作文仔细抄写一遍,这肯定是一篇可以得‘优’的好作文。”后来,他一丝不苟地重抄了一遍,我也给他的作文评了“优”,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从那以后,这位学生写作文时热情高涨,总能认认真真地书写,习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赏识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人们常说,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一种鼓励的艺术。写作文评语也是如此,一位语文教师要学会在评语中贯彻鼓励性原则,敢于鼓励,善于鼓励。鼓励,就是把学生当作主体,学生才是作文的主人。正如叶圣陶所说,不要只顾学生所作的文,而忘了作文的学生。因此,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包括差生,都要热情地肯定他们作文中细微的优点和小小的进步,使他们品尝到作文的甜头,激发写好作文的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

一位学生写了一篇这样的作文:“星期天我跟着奶奶到田里干活发现一条很大的蚯蚓我把蚯蚓用石头切成几段没想到它还会动”。连一个标点也没有,就交上来充数。我先肯定这篇作文的闪光点:既有时间、地点、人物,又有事情的起因、经过 、结果 ,符合这次习作的要求,再写了这么几句鼓励的批语:“别人看见大蚯蚓犹如看见老蛇,早就躲得远远的,你却敢去切蚯蚓,真了不起!”之后,我鼓励他勇敢地走上讲台为同学们讲切蚯蚓的故事,告诉他蚯蚓是益虫及再生的特殊本领,并录了音,让他带回家把这件事详细地记下来,之后把这篇作文推荐给全班同学传阅。这位学生内心的自豪和感激不言而喻,他在日记中写道 :“老师,是您让我知道了原来我也可以写好作文,谢谢您!”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后来,他还代表班级去区级参加作文比赛。我也鼓励他去投稿,他的作文便变成铅字出现在各级刊物上。

我们班还有这样一位学生,他相当怕写作文,常常不交作文,找他要时,他不是说落在家里,就是丢失了。为此,我十分头疼。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题为《一件___的事》的作文,这是一篇补充式的半命题作文,大部分同学都补上难忘、高兴、后悔等词语。在我的再三督促下,他交上了一本崭新的作文本,这可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急忙打开一看,只见他作文的题目是《一件痛苦的事》,正文就以下几句:“我觉得世上最痛苦的事就是写作文了,可是老师又叫我们写作文了,我最怕写作文了,因为我肚子里一点墨水也没有,唉,真痛苦。”面对一位四年级的学生竟这样写作文,换做别的老师早就火冒三丈了,而我写上这样的批语:这次作文你把题目补充得很好,而且能围绕题目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很有真情实感,这一点我们班的很多同学都办不到,你办到了,真棒!还有“墨水”这个词用得多贴切。照这样下去,你的“墨水”会越来越多的,作文再也不敢让你痛苦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丢失过作文本子,开始认真地写作文,经过一次次的鼓励与表扬,他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趣味评析,让学生悟出深刻的道理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师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是幽默。”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喜欢在生动有趣的语言中获得教益,喜欢在笑声中悟出道理。一句深刻幽默的评语,不仅可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成为师生关系的粘合剂——而且可以达到一种“笑过之后又不令人不深思”的效果。

 我们班有两位同学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文一逗到底,我送给他们这样的评语:“句 号瞪着圆圆的眼睛,引号的眉毛挑了起来,感叹号哭起了鼻子:‘我的主人,你怎么忽视我在文中应有的位置呢?’”学生看了之后,会心一笑之余,渐渐“拨乱反正”,给每个标点符号应有的位置。又如有位同学在作文中写了这样一个细节:“站在四楼的阳台上,我远远地看见一位清洁工人正在弯腰扫街道,脸上冒出细细的汗珠……”我给他写了这样一条眉批:“你平时随身带着望远镜吗?要不就可以和孙悟空有的一比了,长了双千里眼呀!”结果全班同学竞相传阅,以后这位学生在习作中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错误。

批改作文时,我都会避免使用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语言,而用一些亲切的、有创意的语言,如引用诗词或格言警句等来激励学生,这样可以让批语变得趣味盎然,意蕴隽永,非常受学生欢迎。如批改优等生的作文,充分表扬其优点后,加上一句:“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评改中等生的一个片段,赞美他的进步,让学生相信自己有写好作文的能力。评改后进生的一个好词,一个佳句,用赞赏的口吻写道:“一枝红杏出墙来。”用上赞赏鼓励性的批语,学生耳目一新,他们总是带着骄傲的心情去阅读,去欣赏,去感受,结果学生不仅对诗词名句感兴趣了,而且对写作文也感兴趣了。当然,学生毕竟是学生,作文中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这就需要教师含蓄地指出他们的不足,督促他们改正。此时,不妨来点幽默的评析,高雅的调侃,让学生在开心一笑中有所感悟,有所触动。比如对于内容平淡、平铺直叙的作文点评一句“文似看山不喜平”;对于直接把别人的成果照搬过来的,来一句“似曾相识燕归来”,给学生以巧妙的提醒;对于那些到文章最后才切入正题的作文,可送一句“千呼万唤始出来”;对于那些翻来覆去就那几个观点,没有新意的文章,批一句“劝君莫奏前朝曲”......写这类批语一定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把握好尺寸,在轻松调侃之后,多给学生一些慰藉和鼓励。

四、细心诱导,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信念

叶圣陶说过 :“修改文章不是雕虫小技,其实是修改思想,要他想得更正确,更完美。”新课标也提到“语文人文教育’,要体现对学生人生的关怀,人性的关怀。诱导式评语,充满了浓浓的爱意,正是一种人文性的教育。我们要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机会,用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接近学生,学生就会愿意把老师当作知己,对作文的兴趣也就提高了。

一位学生在作文中提到他曾经偷了妈妈的钱去买零食吃,为此背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我批上:“敢于暴露自己的缺点令人敬佩,勇于认错的精神会更令人钦佩。”教育他及时认错,改错。还有一位学生提到自己对父母的种种不满,也有一位六年级女生流露出“长大真苦,我愿永不长大”的迷惘情绪。对此,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学生正处在成长的阶段,他们也要面对太多的压力,太多的困惑,太多的疑问,我们做教师的应当细心诱导,教育,关心,呵护,让学生阅读了老师深情的评语后,感受到老师是用心去关注他,用情去欣赏他,用爱去发现他,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信念,建立良好的人生观 、价值观,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为此,我给那位对自己父母不满的学生写下这样的批语:“从你的作文中我看到了你对身边的人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这是一种进步。老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认识,如今也为人父母,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你们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任何一对父母对孩子肯定是没有坏心的,只是因为爱之深,才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只要你主动找父母谈心,互换角度思考问题,我相信你一定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过了一段时间,他骄傲地告诉我:“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切地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我一定要好好回报爸爸妈妈的爱。”瞧,这样的学生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呀!而那位消沉、彷徨的女生,我针对她多愁善感和自卑的心理,提笔写下:“老师非常喜欢你这样文静有内涵的学生,希望你放眼看明天,明天一定比今天美丽,我相信,明天的你一定是一位既文雅又坚强的人。”她在我的批语下回应:“老师的批语使我看到了无限美好的明天。”她不仅走出了迷惘,克服了消沉,丢掉了自卑,而且在作文竞赛中还获了奖。

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写好作文批语是一件繁重的工作,无论我们怎样提高效率,改进方法,都不大可能将作文批改变成一件轻松的事。但是,作文批语不仅关系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像研究教学方法那样对作文批语给予高度的重视,用“心”去研究和创新,真诚地关心每一位学生,有吃苦耐劳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使作文批语真正成为与学生沟通感情,交流思想 ,提高技能的纽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作文,提高认识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黄蓓芬《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一得》《小学语文教师》2000年第二期

2.陈智文《作文其实很简单》

 

作者:郑爱萍 

学校:莆田市秀屿区平海赤坡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