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尧:让语文教学更有美味
发布时间:2015/3/4 14:16:49
摘要:祖国文化灿烂辉煌,语文丰富耐人寻味,教师必须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挖掘语文文字所蕴含的美,然学生把学习语文当作美的享受,真正品出语文的滋味。
关键词:揣摩 欣赏 品味 体验 美
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辉煌,语言丰富耐人寻味,在教学的过程中需精心地琢磨,让学生品尝语言文字的优美,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把学习语文当作美的享受,在乐中学、学乐中、品出语文的真滋味。
一、创设情景感受美
小学语文教材是一座美丽大宝库,教师指导学生凭借教材、针对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挂图、幻灯、电影、录像等形象化手段,再现事物,一起学生观察、想象、使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在教学《燕子》一文时,先出示彩色的挂图,再请同学扮作燕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春天里自由自在飞翔,尽快欣赏美丽的风光,并练习把观赏到的美景口述出来,图画在学生的头脑中变成了鲜明的形象,他们仿佛置身其中,看到远山、小河、红桃、绿柳,有的还听到蜂蜜嗡嗡的叫声,闻到禾苗散发的清香,有的甚至还联想到“小雨从水里偷偷露出了脸蛋儿”,“杨柳把小河当作一面镜子,梳理着自己的头发。”这么多美的形象、颜色、味道、声音......使学生强烈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动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
二、利用文本品味美
品味语言文字的美,要想办法让学生和作者的心沟通,这样才能品出语言的“真滋味”。1、采用比较法,如在教《燕子》第二段课文时,先引导学生去树叶抓主干,把这一段的前三句归纳为:“三月,下过雨风吹拂着柳。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然后,让学生用这段话跟课文里描写。“阳春三月,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千万条才舒展开的柔软的柳枝。青的草,绿的叶,红的花,像赶集似的从四面八方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相对比,学生很容易地感到归纳的话干巴巴、没味道,还是课文写得很美,接下去让学生逐句进行比较,他们用心体会那些准确、鲜明、形象、生动词语,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的确美轮美奂。2、想象法。如:让学生想一想微风吹拂着柔柳有什么感觉?学生凭借美的语言,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使自己和作者的心贴心了,加深了对美的语言的理解。
三、深情朗读体验美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师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吟诵,让学生读出作者之所爱,所恨、所喜、所忧,那么不仅从感情上和作者产生共鸣,而且真正品出了语言文字的美,如《圆明园的毁灭》课文第二至四自然的朗读时体现欣赏、赞美、自豪之情,语气自然从容,语速宜缓,娓娓道来,把学生带入一百多年前圆明园之中,最后一段,带着历史的悲愤,朗读时应体现痛惜,仇恨之情声调可提高,“闯进、统统、凡是、任意”等词语要重读,这样以史激情,读出爱憎分明的美,又如《长征》一文第一二行中“红军不怕远征难”要读出红军“不怕难的语气,语气要坚决、充满信心;”“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只等闲”要轻读,读出当作平常事的平淡语气。读三、四行时要突出五岭的绵延不断,乌蒙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红军的“不怕难”,第五行要读出红军的欢快心情。
四、读写结合体验美
正如苏霍姆斯林基所说的:“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从读入手,课堂上精心引导,充分让学生读,从读中感悟文本的意境美,如教《这片土地神圣的》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充分朗读,读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内容,再让学生写出西雅图人对这片土地的记忆和体验。如,沙滩上映入眼帘的是金灿灿的沙子,踩在上面,软软的,就像踩在海绵垫上一样,在阳光的照射下,那沙子闪闪发光,就像在沙滩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金子,沙滩上撑开了一把把花花绿绿的太阳伞,就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把沙滩装扮得色彩缤纷,分外妖娆,海浪轻吻着沙滩,泛起一层层浪花,如此美丽的景色,让人如痴如醉,如梦如幻,仿佛置身在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之中;又如,天是那样的蓝,山是那样的青,蓝天、青山、大树映在微波荡漾的河面上,犹如一幅绝妙无比的风景画镶在河面上,清澈见底的河水,鱼儿们尽情地游玩,螃蟹们“横行霸道”,鹅卵石像哨兵一样静立河底,好像在守护着一方的平安......这片四季常青,青山绿水,莺歌燕舞仿佛人间仙境的最圣洁的土地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从中感受到西雅图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美。
五、展开想象揣摩美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创造力的源泉,如果没有想象,人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不可能有预见”,事实证明:创造力是人类普遍的一种心理能力,每个人都具有创造的可能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思维插上彩色的翅膀进入缤纷无限的想象空间,畅游语言文字的优美,如教学《再见了,亲人》结尾时志愿军和朝鲜人民话别的场面特别感人,让学生想象当时当地的情景描写来,有位学生这样写到:志愿军搂着大娘说:“您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为我们洗补衣服,您冒着炮火带着全村妇女为我们送打糕,您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记呢?我们回去了,再也不能看到您,请您经常打电话,写信和我们聊天拉家常。”大娘边抹眼泪边说:“孩子,你们为我们赶走美国侵略者,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你们为我们保家卫国的精神不能不记住,你们回去后要好好照顾身体,找个漂亮的媳妇结婚生子,这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人画面怎么不能令学生们感动?又如想象桑娜收留西蒙的两个孩子后,怎样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养活他们以及西蒙的两个孩子长大后是怎样孝顺桑娜夫妇,让学生感受穷人同情穷人,穷人帮助穷人的人间真情。
六、遨游书海欣赏美
法国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遨游书海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可引导学生用听觉,嗅觉、味觉、视觉等捕捉书海里的大鱼小虾,补充学生的营养,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如,我同情白雪公主灰姑娘的遭遇,也佩服童话世界哪些勇敢的人;我感受《三国演义》曹操的雄心、刘备的壮志、关羽的忠义、孔明的智慧;我读懂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泪、晴雯的笑、王熙凤的辣、宝玉的痴;我领略了《水浒》中宋江的善于用人、鲁智深的侠胆忠义;我佩服《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猪八戒的憨厚可掬、沙僧的忠诚勤劳;我知道了我国三十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嫦娥二号”顺利开天,“蛟龙号”潜水器海下7000多米进行试验。“辽宁号”航空母舰成功试航......书中自有黄金屋,金屋藏娇,让书屋里的主人领略“娇”的美丽动人。
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打破时空界限,与作者进行精神对话,心灵的交流和撞击”。与作者和作品中的人产生美的共振。
作者:郑文尧
学校:莆田市秀屿区平海埭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