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杨远芳:小学生快乐习作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5/3/5 15:04:49

 

在教学中我们时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就一副悉眉苦脸的样子 ,写作文成了一件苦差事,于是就抱着凑字数完成任务的心态写作,这时候出现记流水账敷衍了事、空话假话不知所云或者抄袭现象也是意料中事。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谈作文色变的心理呢?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写作文成为一种快乐的过程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下面结合课标谈谈如何在习作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

一、积累素材,提高能力

学生怕写作文,觉得没什么可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对四周事物的观察,没有积累的习惯造成的。我们常说:“不是没有动听的音乐,而是没有听得出音乐美的耳朵;不是没有绚丽的风景,而是没有看得出美景的眼睛。”一样,小学生不是没有丰厚的“生活源泉”,而是我们教师没有开发他们“摄取素材”、“积累素材”的五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学生来说,“写什么”是“如何写”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写作素材的积累,文从字顺无从谈起,我们可以试着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丰富学生的素材库。

1、写日记

日记是素材积累非常好的途径,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个平台。学生总觉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再平凡不过没什么可写的,其实他们更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方法上的指导。日记可以写些什么呢?

(1)写玩。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大可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把游戏的过程有顺序地写清楚。写游戏中发生有趣的事。

(2)写周围的人。学生要接触许多的人,如果让学生说出某个熟人的特点,往往又无话可说,这说明学生对人物的观察只停留在“认识”的层面,让学生把身边的人物记录在日记本中,对人物的描写可以不面面俱到,这次注意写外貌,下次注意写动作。

(3)写内心世界。学生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日记中记下自己的发现、迷惑也是不错的素材。学生的情感同样也是细腻的,日记也是喜怒哀乐最好的存放处。

(4)写大自然。日出日落,刮风下雨,无一不可成为学生日记的内容。在写大自然景物时,教师要教给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达到练笔的目的,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

2、阅读、摘抄

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点出了“阅读—写作”迁移的关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社会经历和实践毕竟有限,生活空间相对狭小,要积累写作素材的另一重要途径便是阅读。大量有针对性、指导性、周期性的阅读,尤其是深层次的阅读,为学生了解社会、感受生活提供了一条捷径。

1、采集本。“不动笔墨不读书”。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采集本”,要求每天坚持至少拿出20分钟阅读,并把阅读过的书籍、报刊中的片断或“电视”、中觉得优美的句或段抄写下来。

2、资料卡。将一些零散的资料,如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等,以卡片的形式记录贮存,并不时地将这些资料卡拿出来梳理归类、品品读读或有机组合分析。积累材料,专项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3、活电脑。利用学生记忆力强的特点,不时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时文美文,让其诵记,在学生头脑中储备起来,写作时鲜活的形象、精湛的语言就在不知不觉中流淌滚落,自然得体,犹如自己的产品。

4、交流会。每学期组织班级开展“读书展评”活动,让学生互为观摩,做到资源共享。除此之外,诗歌朗诵会、专题辩论赛、演讲比赛也是很好的交流渠道。

溪水常流,聚沙成塔。相信多种形式的生活及阅读积累,一定能让学生写作素材“库存量”不断增大,成了作文材料的“富翁”。写作时材料招之即来,来之能用。“积累”成了效率的前提,学生吸纳储备得好,水满自溢,写作水平便能随之提高。

二、鼓励学生写真话,放飞真情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只有流露真情的文字才是最好的语言,所以走进心灵后的作文才真实、感人。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作文要写真实的,自己的话,内心怎样想,怎样感悟,笔下就怎样写。”写作必须是真实的,文章要有感而发。因此,要想让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要让学生自由地写作、快乐地写作,那在写作内容上就要给学生自由,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有些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采用“体操”式的方法,把人物描写、气候描写以及特定的事件叙述做成材料,让学生抄下来,背下来,把写作能力看成是一种只与写作知识有关的的操作文字符号的能力,而不是与多种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的综合能力。因此这种作文教学只强调教师应如何结合范文或者范例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而忽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也就难怪了,这样的作文只是在完成任务,只是在应付考试,只是为了成绩。

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在生活中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闻和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孩子创造了千姿百态的心理世界,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注意引导学生满腔热情地去注意、去观察周围的生活,去热爱、去体验周围的事物,不只是把作文简单地看成是一种词语运用技巧,那么就不怕学生写不出真话、实话、自己的话。命题作文时,给孩子定范围要考虑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考虑学生的情感世界,创设与题意有关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从自己的感受经历出发,说自己想说的话,充分尊重他们的表达方式,不限文体,鼓励和欣赏他们用自己的表达方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让学生在吃饭时,偷偷观察家人吃饭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并如实用文字记录下来,第二天,在班上交流分享,看谁观察得仔细。学生一听到“偷偷”两字,兴趣就来了。在交流会上,他们异常兴奋,兴趣盎然地讲述着发生在自家餐桌上的故事:瞧,老爸来了,双腿分开,“啪”的一声就坐下了,卷了卷袖子,拿起筷子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老妈最啰嗦,边吃边说个不停:“今天我们单位的小珍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真是可爱极了。”……听了子们谈的故事,我欣慰极了。于是我趁热打铁问:“在吃饭时,有让你感动的事情吗?请闭上眼睛在头脑里把镜头再放一遍。”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举手了:爸爸隔三岔就会买我喜欢吃的螃蟹,而他自己几乎不碰的。接着,学生的话匣一下子打开了:“前天家里吃鸭,奶奶说这鸭嚼不动,没什么滋味,还是青菜最好。可是,每次吃剩的鸭骨头,她都吃得津津有味的,我知道她是想省给我们吃。”“每次妈妈总是帮我盛好饭,所有都准备好了才来喊我吃饭的。”“”“每次吃虾,我妈总改不了帮我剥虾的习惯。” ……随着一个个学生的发言,我分明在他们脸上看到了内疚和感动,我想我布置这项作业的目的达到了。我想小学生作文更是他们心灵的写照,是他们对客观世界初步认识的再现,是他们真实情感的流露。我相信,学会走进心灵,孩子们慢慢会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生活,让自己的作文更上一层楼。

三、习作评价,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以往我们评价学生作文的好坏,只看作文本身,这也是导致学生不喜欢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却不一定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得到的只是一个低分或者几句无关痛痒的评语,久而久之,自然对写作失去信心和兴趣。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如果说要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打下一些基础的话,那么使其产生并维持写作的兴趣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作文的批与改直接关系作文教学的成效,它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努力。

1、教师的批

学会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绩,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寻找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进步,恰当地指出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渐进的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学生的作文,教师只做评点和指导,更多使用的应是可执行性批语而不是指导性的批语。如“中心不明确”、“记叙太笼统”、“态度不认真”……学生不明白具体问题的所在,根本就没办法着手修改。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要充分肯定,鼓励表扬,用符号表示或写出批语,如“你的开头写得不错”,“这一段生动具体,精彩,老师为你鼓掌!”对不足之处诚恳指出,不做修改,如“这句话前后矛盾,读读改改”,“此处请选用一个词语(果然、居然、竟然)”,“如果能对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那人物就生动形象多了”,“为了使上下段联系紧密,是不是要加一个过渡句”,“句子适当简练些更好”,然后写出满怀鼓励期待的评语,由学生根据批语修改后上交再评出分数等级,及时发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对写作产生兴趣,乐于写作。

2、学生的改

学生中会有由于看不理解教师的批语,加上教师对作文修改复查不严,稍有点困难就不愿动脑筋修改。教师在批阅时就打上作文的成绩,使一些学生感到作文的修改与成绩的好坏无关,因此改与不改都无所谓。久而久之,失去了应有的认识和兴趣。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习作完成后自己初改的习惯,充分利用生生之间的互改,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连鲁迅都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

丰富的作文素材积累才能让学生在习作中“左右逢源”,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习作中鼓励学生讲真话,写实话;教师再教给学生一些习作的方法,重批轻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学习的情绪力量。”写作文其实不应该是苦差事,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珍惜学生的写作成果,让学生看到劳动的价值,对写作产生兴趣,快乐地进行写作!

 

作者:杨远芳  

学校:南安市内厝实验学校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