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美慈:培养学生的主动习作意识
发布时间:2015/3/6 10:09:48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因此,作文也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作文教学中师生都有“难”的同感,为了写好作文,老师学生都上下求索,倍尝艰辛。教师们有的主张多写多练,热能生巧;有的主张作文指导生动活泼,让学生愉快作文……我也常常在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习作意识?如何实实在在地教好作文呢?
一、指导学生发现习作的乐趣,在生活体验中反刍和升华
刘良华博士曾说:“奇怪的是,教师为什么不恢复‘求知’过程本身隐藏的趣味,而总是在另外的地方努力。知识既可以显示为枯燥乏味,与学生的兴趣毫无关联;也可以显示为丰富的、有用而且有趣。有些知识很有意思,有些知识一点意思也没有,可是总有人觉得其乐无穷知识可以是严谨的,但知识也可以是欢乐的、活泼的。人有时需要努力地,刻苦地、艰辛地、谨小慎微地求知,但更多的时候更需要热情地、活泼地、欢乐地求知。”我们作为教师,就是要有效地指导学生,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丰富性有趣味性。刚接到这个班撮级,上第一节作文课,一个个的学生都唉声叹气“又上作文课”。冰心老人不是曾给北大附小题词:“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可见玩在小学生活动中的位置。于是我抓住玩的契机进行习作指导,如:学生中吵架,打架等事情时有发生。我便请几位学生以班中真事为蓝本,排练小短剧,排完大家看后以小组为单位加以评说,在此基础上组建“小小法庭”审理案情……实践证明学生对玩得过程最有兴趣,思维最容易插上想像的翅膀,表达起来也最顺畅,何乐而不为呢?
还记得有一次,要求写《校园一角》,五年级的学生了;天天经过的校园,居然干巴巴的写了不到300字,一个个还叫苦连天的,还有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抄的,校园里居然柳树成行。于是我装着很认真的样子说:“同学们,明天有几个外地的同学来我校参观,我想从我们班找一位同学当导游,给外地的同学好好地介绍我们的学校,不知我们班有没有能担任重任的同学呀?”学生们听了个个都很兴奋,跃跃欲试。我紧接着说:“那还是先选拔—下,看哪个同学能把我们学校的风景介绍得最清楚,最适合当这个导游。”说罢,带着全班同学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把校园的里里外外逛了个遍.我发现,一个个学生在逛校园的过程中都非常仔细地观察校园甚至连一小处细小的地方都不放过。回到班级,一个个同学便出口成章,将我们校园的风景介绍的一览无余。我立刻抓住这个契机,让他们整理成通顺,于是—篇篇精彩的习作便自然形成了。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二、指导要注意思想情感的激发、渗透和思维的发散
著名作家肖复兴最近在他的一篇题为《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话》中有过这样一句精彩的描述:“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话。——让他们相信这个世界还有真诚,金钱并不是一切。”习作应该读给儿童们一个真诚的空间,我们的习作教学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童趣。在习作指导中对学生不能要求太高难度太大,否则,学生就会对写作文产生畏难的情绪,产生不了兴趣,我们老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表达的准确性,而忽视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和年龄特点,对学生要求过高。针对这一情况,我结合语文课的阅读教学,让学生进行片断的训练。例如我在教完《草原》一课让学生充分感受了草原那“绿”的美之后,要求学生模仿:“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和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要求根简单:回忆生活中的情景,模仿写几句话,突出景色的特点,可以写过年时的情景。也可以写雪景……许多学生经过指导写出了过年“红”,下雪“白”的特点。我不在意学生写得是否丰富,关键看他是否表达了自己想说的。我常常让学生练习写几句话,几句自己想说的话,至少让学生从意识上觉得:原来写作文就只是这样而已也并不是件很难的事。只有这样,将学生的的思路打开了,眼界开拓了,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表达,才能写出充满童趣的习作来。
三、指导应注重方法和能力的运用与整合
由于学生的发展是不断学习、不断训练的结果,这个结果的获得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我们指导学生打开思路,帮助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和情感的积累,再加上习作能力和方法(表达能力和方法)的整合与运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和个性品质的形成。例如,在指导学生观察描写鱼,然后以《小鱼》为题目进行习作。在学生习作的讲评中,引导学生不断地从自己的习作中总结观察、表达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积累知识、调动情感和生活经验。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将其展示。其中一个学生自我修改“那鱼长15厘米”为“那鱼长约15厘米”我在讲评时作了强调,突出了语言的准确性,体现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另外,学生观察和描写鱼的形状、颜色,大小、活动等都表现出极高的语言能力、习作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经过习作和指导,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表达能力增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可见,我们老师在方法和能力上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教师的指导给学生的自由飞翔加上了强劲的双翅。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发展思维调动情感积累和生活经验,运用和整合学习方法,学生才能不断地向一个又一个的发展目标前进。因此,在大力提倡学生自主习作的前提下,一定要不断地加以有效的、适当的指导。只有二者和谐地在作文教学中共生,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詹美慈
学校:闽侯县青口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