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严建民:析读和写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发布时间:2015/3/9 11:57:38

 

摘要:“读书破万卷 ,下笔若有神。”这句话道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只有当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的量时才会进行运用。研究也表明,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总阅读量的四到五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因此大量阅读是提高孩子写作能力,发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径。读和写之间要相互的结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本这个最好的工具,教师在备课时 ,要用心选择合适学生的读写切入点,为学生的下笔写作提供一个仿写学习的榜样,达到读和写相结合的教学目的,逐步提高孩子的写作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阅读  交流   写作   兴趣   想象能力  

 

语文新课标非常明确地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人类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一切文学活动,都在运用语言文字,可以说语言文字的运用无处不在。语言文字的运用综合体现在我们每一节的语文课的听说读写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与写联系,做到读和写相结合。显然,读和写相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就谈谈我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写相结合的几点做法。

 一 、读和写相结合,显然,读是写的前提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读与写之间的辩证关系。我在听陈志建主任对新课标解读的讲座时,他提到积累和运用的关系时说只有当

本文系《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增强读写结合的教研训一体化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积累达到一定的量时才会进行运用。研究也表明,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总阅读量的四到五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大量的阅读是提高孩子能力,发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径。

那怎样让孩子们爱上阅读? 

(1)树立榜样

想要让学生多读书,那我们老师自己就要多读书;想要让学生爱上阅读,那我们老师首先要爱读书。身为语文老师,应该做到跟学生同步阅读,共同追求知识,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享受、一种习惯。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老师更应该如此,应该把自己变成一眼活水,而不是一桶水。因此即使工作再忙、家事再繁琐,我都坚持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阅读,并做读书笔记。每周的班会课时,安排一些时间跟孩子们共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推荐好书。

(2)指导阅读 

学生如果只有课外阅读的兴趣,而没有有效的阅读方法,那阅读的成果也只是事倍功半。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作为语文老师,我会向学生介绍一些有效的读书方法。比如精读,就是集中精力,逐字逐句读文章的阅读方法。如《桂林山水》,这是一篇文章语言优美,段落清楚,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我利用这些作品,指导学生进行精读,要求学生做到口到、眼到、心到,在指导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桂林美景的图片,视频,播放优美的音乐,适当进行课外阅读的延伸,让学生全身心地、调动一切的感官进行精读,逐步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语文书的每篇文章都是经典的范文,我们可以从语文书开始,指导学生阅读,把这些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上,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除此以外还有.诵读、浏览、摘录等读书方法,我们应该让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的、选择合适的读书方法。

(3) 有效展示

交流展示能激发孩子的读书热情。我在看完书后经常会和学生谈谈自己阅读后的体会和收获,以此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在平时的课堂上还可以通过“最近你喜欢读什么书”、“能谈谈你最近的读书收获吗”、“你想向大家推荐舍什么书”等问题激起孩子们乐于分享好书的愿望;在每周的班会课上地开展“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活动,从而激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热情。

(4)家校配合

学生除了在学校上课以外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家里,因此我通过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交流,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应该让家长从心里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我通过家长会和校讯通的等各种途径向家长提出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建议,首先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爱看的书,让孩子对书产生好感,我也会每隔一段时间给孩子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等等,并要对此进行记录,写上读后感想,可以是一句话,或一段话。家长则负责为孩子创造阅读的空间和提供书本,每天督促孩子阅读,并签名。这个方法也是目前这个阶段,我正在试用的一个方法。

专家们认为,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因为我们的学校处在农村,所以要求家长和孩子做到同步阅读,实施的难度较大,但是督促孩子自己阅读,这一点倒是可以做到的。也有个别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今天我刚推荐的书,第二天他就把书全部带进来了。

二、阅读中要找准切入点,插入写作练习

读和写之间要相互的结合,首先要在充分发挥语文课本这个最好的工具,教师在备课时 ,要用心选择合适学生的读写切入点,为学生的下笔写作提供一个仿写学习的榜样,达到读和写相结合的教学目的,逐步提高孩子的写作方面的能力。

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中的写水的排比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时,先让学生先反复朗读句子,交流自己的读书体验,在初步感知后,介绍排比句句式,让学生初步掌握排比句的句式特点,最后进行仿写排比句练习。

我先给出半句:如公园里的花真多啊,多得                 ;公园的花真美啊,美得                ;公园的花真艳啊,艳得                  。

学生的展示的作品有:公园里的花真多啊,多得满眼望去,遍地都是;公园里的花真美啊,美得如害羞的小姑娘整天红着脸躲在草丛中;公园里的花真艳啊,可艳得像蝴蝶在翩翩起舞。 还有的学生还模仿了对比手法也写了水:“我欣赏过蔚蓝浩瀚的大海、观看过潺潺细流的小溪、却从未体验过气势雄伟的钱塘江大潮”等句子。

在教学《精彩极了和槽糕透了》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方法把母亲和父亲对“我”的不同评价、以及“我”的反应,在此之后,我设计了一个练笔作业:

听到我的作文获得了市比赛一等奖的消息,                            。 

拿着不及格的卷子到家,                                            。

学生不仅抓住了“我”的动作、语言和神态心理等进行描写,还想象出了父母的评价,很好地达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效果。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四十分钟,可能无法做到每节课都到让学生动笔写,但是可以让学生说,做到出口成章,这也是一种练笔,是语文重要的实践活动。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和把握文章中心后,我让学生想象此时此刻你就是文中的那个小男孩,三十四年前你不理解为什么父亲要我把那条有人的大鲈鱼放掉,三十四年后你成了一个有名的建筑家,此时你想对父亲说                                                。

学生能够围绕着在面临道德抉择时应该用强烈的道德感战胜自己,做出正确的抉择展开说,这样的说话设计不仅能够检测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更能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三、 勤写勤练

鲁迅曾经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也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了。”这说明要想下笔如有神应该做到:多读与勤写。上文谈了我通过各种策略让学生爱上阅读,并结合课文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勤练笔,初此之外我还鼓励孩子们多写随笔,随时带着笔和本子在身边,养成用笔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当然也并不是说写得越多越好,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要求,合理安排练习的内容。在练习内容上,也应由简到繁,由浅入深。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在写的过程中,逐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优秀的文章中取长补短,日积月累渐渐地达到“下笔如有神”。

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坚持阅读,要做一眼活水,不断地汲取更多的知识,完善自己的教学,与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语文教师教学用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严建民

学校:福州市潘墩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