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卢远征:探小学生习作指导——把内容写具体

发布时间:2015/3/10 15:53: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然而,在我过去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在写人记事题材的习作中绝大多数都存在着共同的不足——内容不具体。特别是讲空话,讲套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不懂得什么叫写具体。在他们认为所谓写具体就是以字数来衡量,字数多就是具体,反之就叫不具体。而未知所写内容的空洞。2、不清楚怎么写具体。他们只知道凑字数,把字数尽量地凑得更多。于是就出现了如记账作文。3、在日常生活中不善于观察,从而也就不懂得运用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运用,所写出的词句多显平铺直叙。其实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他接触了很多,但是多数学生还只停留在对其的初步认识,而并没能达到学以致用。因此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显示出空洞乏味。针对上述原因,我在这近几年中不断地进行反思、请教、摸索,寻找一种能让学生把作文写具体的训练方法。经过自己近三年的努力,尝试了多种多样的训练方法,从中我认为像如此的训练方法确能收到较好的成效,下面我就以其中一次的写人记事习作中的“把内容写具体”训练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先让学生明确方向和目标

对学生来讲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有的放矢,其实就有着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此,所谓学生明确方向是指让学生知道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即什么叫写具体)。能然正确灵活地运用所学过多种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把文章内容写得生动写得形象了才叫写具体。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把文章写具体(即怎么写具体)。首先让学生先掌握好在小学阶段中学过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并准确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为此我为学生们编了一首习作“三字经”——好作文,要具体,不空谈,不乱凑。描写法,记心中,用修辞,更生动。互评改,相促进,常交流,共优秀。故以“三字经”的形式体现,让其有诗歌味道,学生会颇感兴趣,再加上字数不多,便于学生牢记。从而使学生在习作中有意识地把内容真正地写具体。

二、以视频为素材进行习作训练

以视频为素材进行训练的理由有二:其一遵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其二遵循小学生兴趣、直观等喜好特点。

比如有的学生在进行对话描写时常常是这样写道——“他说:我这次的语文考试得了满分……”“妈妈说:今天妈妈有事,改天再带你去……”等等。考试得一百分是很高兴的事,说的时候应该是一幅满脸笑容,可这位学生就不懂得比如“他满脸笑容地说:我这次的语文考试得了满分……”这样去写。还有妈妈因为有事,心里不开心,可这位学生也不能如“妈妈闷闷不乐地说:今天妈妈有事,改天再带你去……”把人物的神态表情较生动形象地写出来。

学生在习作中很难写出尤其是表示动作、神态表情、心理活动的词语或句子,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较强的意识,没有刻意地观察。所以,我通过让学生先观看电影或电视剧等视频片断,因为视频可以给学生提供人物丰富的动作、神态表情、心理活动,继而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视频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心理活动,让学生先有一个很好的感性认识后再把看到的整个情节写下来。如:我让学生观看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中的小强从林家偷跑回家找妈妈后,妈妈将小强带回林家,然后伤心离去这一视频片断。在观看前先要求学生要认真观察视频中小强、妈妈的动作、神态表情、心理活动并做好记录,然后学生开始观看,看完让学生把这一片断的情节写下来。如此一来,学生写出的内容便出现了较丰富的动作、神态表情、心理活动等词句,再加上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内容表现出了既生动又形象,从而达到了“写具体”的目标。正如有的学生这样写——“小强伤心地哭着求爷爷,让我跟妈妈在一起吧……”“小强用力地扯着爸爸的裤管哭着说……”“妈妈手捂着嘴巴奔出了林家大门……”等,虽然有的用词还未能做到贴确,但是对于提高学生运用描写方法把内容写具体的能力确实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学生间进行互评互改

互评互改就是让学生如以上举的例子的习作内容按同桌或小组的形式在是否运用多种的描写方法或修辞把内容写具体的专项评改。这样做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别人的不足,同时也促进自己在这方面的水平提高。如:有的同学就发现——“妈妈手捂着嘴巴奔出了林家大门。”一句中可在续上“她那沉重的步伐慢慢地停了下来,因为她真的不愿离开小强,不愿离开她唯一的儿子。”在这句话后又加上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使其更具体,生动了。这样的修改让小作者一看,也会有所发现,有所促进。对小作者本身和评改人在提高“写具体”方面的能力都是一个不小的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评改训练,学生对习作的修改变越改越生动,越改越具体。

四、反思、修改、上台交流

通过同桌或小组的互评互改之后,每位同学收回自己的习作进行反思,对比一下改前和改后的效果。如“妈妈手捂着嘴巴奔出了林家大门”改变为“妈妈手捂着嘴巴奔出了林家大门,她那沉重的步伐慢慢地停了下来,因为她真的不愿离开小强,不愿离开她唯一的儿子……”进行比较一下他就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而且会思考着怎么把这句话写得更好,从而再次作出修改和整理。当同学们完成了习作的修改整理后我就要求同学们把你们认为小组中最好的习作推荐上台交流,那么台下的同学除了要认真听取外,还要给予评分(以百分制)并能说出自己的理由。有的同学的理由这样写道:ⅩⅩ同学在描写妈妈伤心离开的心理活动写得很贴切,但有些动词我觉得用得还不够准确。多么好的点评啊!像如此的交流便可以很好地促使学生如何把内容写得更准确;更生动;更具体。从而再次促进提高学生们的“写具体”能力。

当然,做为老师,我或者说我们应该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哪怕他仅仅只有加上了一个动词,我们就要给予他最大的鼓励,同时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和表达——“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循循善诱,定有成效。

 

作者:卢远征

学校:漳州市南靖县船场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