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雅凤:营造书香校园 共沐翰墨成长
发布时间:2015/3/10 15:55:57
有人说,在学校读书,读的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一种精神。我们认为这种文化、传统、精神其实就是书香——胸有诗书气自华。进入##小学,耳之所闻、目之所视、口中所言、手之所触、移步换景皆书香,这种典雅让你无法抗拒——传统而又张扬,高贵而又平实,大气凝重而又激情四射……
耳濡目染是书香
(一)营造书香的环境
踏进##,满眼望去:学校的宣传栏、操场围墙四周的国学文化,走廊悬挂的名诗名篇,楼梯粘贴的文明礼貌语,各班富有特色的美文角,班级门口的学生书画作品展,就连厕所也与图为伴。学校这样做,力求让环绕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悬挂的每一幅作品、图画,站立的每一个宣传版面,学生表演的每一个舞台,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真正与文化结缘,时时刻刻呼吸着文化的空气,得到审美的启迪。
(二)国学经典进校园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为深化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我校在这2010年春就把《国学经典》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
⑴、晨诵——在黎明中吟咏。
每天早会上的“美文诵读”时间,已是每天必备的一道“美餐”。 每学期的“美文经典诵读会”展示了学生的风采,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方式,上自己喜欢的‘经典诵读课’”,更是我们“整体诵读”教研组的盛会。
⑵、午读——师生与经典为伍。
中午,你只要走进任何一个教室,都会发现——老师在带领着自己班的孩子,沉浸在经典诗词的海洋中。或播放动画或配着古典音乐,教师格施招法,引领孩子剖析经典,感悟诗篇独特的情感,体悟着诗人的磨字妙句。
(3)、吟唱——享受生命的快乐。我校选取优美的配乐古诗剪辑成mp3设置为学校的上、下课铃声,每当铃声响起,学生都要跟着诵读。每天一首,一星期5首,两个星期更换一次。让学生与古诗交朋友。同时,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在上午、下午上课前播放11分钟《弟子规》诵读,让先到校的学生跟着读,不占用上课时间,日久成诵。放学时,当《古诗新唱》的音乐响起,整个校园歌声飘扬。
为师生美好人生奠基
(一)营造书香校园,润泽教师美好心灵
长期以来,倡导读书已成为老师的另类备课,通过读书,使教师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育人理念,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1、把教师阅读学习纳入学期教师工作量考核。
2、建立并完善报刊征订工作制度,每学年学校征订多种刊物供教师分享阅读,如《辅导员》《福建教育》等。我校平时要求教师做到每天保证一小时阅读时间;每个月写一篇教学心得,如果教育办或教师进修学校有论文的征集每位教师必须要投稿。
3、每学期学校向教师推荐阅读的书目,让书香伴教师一路远行。推荐书目包括必读书目和选取读者书目,要求所有教师完成必读书目的阅读,选择完成选读书目的阅读,每阅读一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每学期选择一篇进行交流。并且通过自身阅读的精彩书篇与大家交流、向大家推荐,通过交流不断形成教师读书的文化扭转,实现教师的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有效提高。
4、举行骨干教师展示、全体教师赛课活动。我校的骨干教师虽然不多,但几位老师每学期都轮流进行教学展示。同时在每星期的星期三下午及星期四下午进行语文及数学的赛课活动。在赛课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上课重在理念”。评比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每个学科评比结束,教研组都有进行小结和点评。
5、教育办举行的演讲比赛,我校教师也先进行一轮筛选,主题换作“读书伴我成长”。教师们推介出异彩纷呈的书籍令人大开眼界,发自内心的心灵感悟令人与之共鸣。这样的演讲活动为学校教师们提供了展露风采的舞台,提升了教师的人文素养与人格内涵,有力推动了我校读书活动向纵深发展,成为我校教师工作中的又一道亮点。
6、QQ留言鼓励
我们学校建立了一个网上QQ群,老师们休息时间总是喜欢在QQ上闲聊,并且在自己的空间里发表一些随笔,而作为学校,就利用这个平台,鼓励老师在空间上多进行留言,多进行读书活动的交流。
(二)多渠道组织活动提高学生阅读成效
书卷气因读书而生,文化韵因厚积而雄。读书学习,修身养性;读书学习,经世致用。读书学习,享受教育;读书学习,享受教育过程。
渠道一: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在刚开始的时候还得有一点强制性,对小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对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在开始的时候,同样需要一些硬性的规定。如一二年级,老师每学期要给学生读一本经典童话或寓言,让学生从小就感受到书中的快乐和情趣。三四年级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独立阅读一本童话或寓言,让学生自己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五六年级,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要读一本文学名著,让书中的营养滋润着学生幼小的心灵,伴随着学生成长。
渠道二:以灵活的借阅方式发挥图书室作用。
几年来,我校的图书室购置了大量的图书。每班购置规范的读书橱,并且通过鼓动学生开展捐书活动,每班的读书橱里尽是满满的图书。有了物质上的基本保证,需要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来确保读书活动的开展。
建立开放式读书广场。由于学校没有阅览室,因此由各班推荐五名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同学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由图书室老师对他们进行上岗前的培训,让他们学会管理方法,能协助图书馆教师和班主任,组织好本班同学们进行借阅。培训合格后,有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同学们要借阅的书籍目录,利用中午时间,借阅图书到班上阅读,让所有的教室成为阅览室。
渠道三:经典诵读考级活动。
为了调动学生诵读的热情,我们商讨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活动:“即经典诵读考级活动“。我们顺从学生喜欢挑战的心理,参照全国钢琴考试级模式而制定的。将学生需要背诵的篇目,科学的分成几个等级,分别在六个学年、十二个学期中完成。考级的方式有两种,低年级的用口诵,中高年纪的用口诵+笔试的方法。并结合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考章通过者,发给一枚“诵读章”。我们用这富有挑战的形式去激发了学生持续诵读经典的积极性。
渠道四:课前讲故事。
教师利用课前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一些寓教于乐的故事,如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名人小故事等。一阶段下来,学生听故事的积极性一般都很高,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逐渐喜欢上阅读。
渠道五:展示网上博客。
现在,网上博客已不再为教师所专有,学生在“教育在线”的学习成长博客已悄然流行起来,他们把自己感悟深刻的读书笔记,富有意义的成长故事通过网络与大家交流,满足了成就感,激发了上进心。学习成长博客图文并茂、声像兼容,充分折射出自己的成长轨迹和振兴阅读而带来的快乐。
渠道六:创新评价方式。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校开展了“多看好书,争夺阅读章”的活动。每个学生有一张“读书记录表”,每周读书后由家长或老师签名,每四个星期评价一次,对坚持认真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发给一枚“阅读章”。在争“阅读章”的同时,学校还开展了“阅读标兵”、“阅读之星”、“书香少年”的评比活动,引导中低年级学生培养“爱读书”的兴趣,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高年级学生培养对阅读的热爱和追求,学会读书。学生参与率很高,并取得良好成绩,学校出现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阅读标兵”、“阅读之星”、和“书香少年”,为广大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渠道七:成立晋江经济报小记者站。
在晋江经济报记者的指导下,学校成立晋江经济报小记者站。实现报社与学校经常性的交流互动。组织学生外出实地采访,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展示的平台,从而进一步激发阅读的兴趣。同时,2012年春,我校还被评为晋江市“十佳小记者站”。
渠道八:阳光小电台开拓学生眼界。
“不能把学生到去全世界,就把全世界带到学生面前来。”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学校推广每天中午20分钟的网络阅读,先到校的学生由老师引领浏览主页重要新闻,组织学生评论,同时训练口语交际能力。从小学生开始拓宽知识面,拓展国际视野。
燃旺阅读的激情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推动世界的手是摇篮的手”,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至关重要性。可以这么说,一个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书香家庭的影子。
为了更广泛地开展书香校园的建设,学校通过家长会倡导广大家长为孩子阅读大开方便之门,倡导家长在“严管”的同时,更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培养孩子们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如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背一首诗,帮孩子读书把把关,创设一个舒适的读书环境,有条件的建立一个家庭书架,在孩子过生日、过节、过年时给孩子赠书,让孩子知道书是生活中的必需品等等。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我们深知,是读书滋润了我校师生的底气,是读书给予了我们灵气,是读书让我们得到了提升。让书香熏染每个学生,是我们不变的追求,为此我们将不懈努力!
作者:柯雅凤
学校:晋江市罗山街道育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