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智洪:让学生享受识字的快乐
发布时间:2015/3/12 16:15:35
识字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更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先决条件。《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学建议中也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学生对汉字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心理适应过程。为了避免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的枯燥乏味,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及心理特点,老师应该让孩子在活动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识字是一种乐趣,学习是一种享受。
一、形式多样,激发识字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同时他们也存在着年龄小,易于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因此,教学时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情绪,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们边玩边学。
1、在家庭生活中识字。家庭生活中时时都有学语文的机会,处处都有识字的契机。首先,营造一种文字氛围。如将家里的生活用品都贴上生字的标签,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识字,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孩子经过耳濡目染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和这些生字词交上朋友。其次,父母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做识字游戏,如“词语接龙”、“互猜字谜”等,趣味盎然的活动不但能使孩子轻松识字,而且能有效巩固了识字成果。最后,家长也可能充分利用在家里的休闲时间与孩子一起看电视,指导孩子从电视节目中识字。
2、在校园生活中识字。学校生活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讲是新奇的,校园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丰富的学习生活也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识字乐园。班级、功能室的名称,宣传标语,校风、校训,黑板报等等,都是很好的识字教材。教师要有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意识,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还可以在教室内开辟“识字天地”,要求学生将自己认识的生字制成的词语卡片,然后由老师注上拼音,布置在“识字天地”里,不仅可以让已经识字的同学获得了成就感,还能让其他学生通过交流认识了大量的字。更重要的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去研究身边的生活,关注身边动态,做生活主人。
3、在社会环境中识字。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教师应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养成学习生字的习惯。还可以通过举行各种主题的识字交流活动,提供学生展示识字成果的机会,让学生在自我的成就和彼此的激励中增加识字的乐趣,形成一种“越认越识”“越识越认”的良性学习规律,积极主动地去识字。如:将报纸、广告宣传单、包装中你认识的生字剪下来,贴在自己的采集本上,在识字交流活动中与同学进行识字比赛,看谁是班级里的“识字大王”。
二、学用结合,避免识字回生
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识字回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有一定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构发展是先快后慢,随后便趋于平衡。因此,为了避免识字回生现象大量发生后难于补救,复习应该及时。教学实践证明,采取学用结合是预防识字回生的良方。
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定期阅读,如将每周三下午第二节定为读书时间,要求每位同学阅读带拼音的儿童读物,读完后,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内容,来对汉字的学习进行巩固,加强记忆。教师还可以进行朗读背诵古诗或儿歌等大量识字的教学,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为学生的尽早阅读铺开道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在诵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灵动与美妙,使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识字巩固程度都有明显提高。
三、完善评价,巩固识字成效
新课程倡导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评价等等,尤其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评价,在课堂中充分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互相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与能力。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成长发展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初级的、模糊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蹲下来看学生,拉近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对于答题正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肯定,对识字有困难的学生,不要轻易地给予否定的评价:“你错了!”“你怎么又没读对”,而是提醒学生说:“看看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声调是第几声?”“请你再读一遍,不要害怕!” ……
此外,我们还应该鼓励家长参与评价,一方面使他们能更直观感性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为自己孩子哪怕是很小的一点进步感到自豪。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在学习中的不足,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合力,共同提高孩子的学业水平。
四、鼓励创新,倡导自主识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汉字的形体千变万化,但是汉字作为音形意的结合体,又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选择、自主创造、随时交流识字方法,只要是学生的良方,我们都应该鼓励。平时经常这样提问:“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用的什么好办法?请你来教教大家!”“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最容易写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地方?”。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抓常见部首。“部首”好比是一个部队的队长,抓住了“队长”,就可以解决属于这个部的一大批字。如在教学形声字时把偏旁和独体字写成许多卡片分给每个学生,请某个学生举着手里的偏旁先站到讲台上来。如“三点水”站上来,问谁来和我做朋友?下面就会有好几个小朋友上来和他站一起,如“工”“每”“可”“胡”等上来要说:“我和‘三点水’在一起我们是江,长江的江 ”;“我和‘三点水’在一起我们是河,河水的河”……教学形近字也这样玩着学,如独体字相同偏旁不同的几个字,请某个同学举着独体字站在讲台上,其他拿偏旁的同学上来和他做朋友,轮流上来凑字,等于是换偏旁练习,巩固了这样的形声字。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研究更先进、更实用、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力争把小学生的识字教学做细、做精、做巧、做好,才能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记效果的提高,让他们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和美妙。
作者:黄智洪
学校:泉州市南安市周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