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例话•初中】散文就是感悟
发布时间:2015/4/8 11:05:14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作者的主观感悟,这是散文的思想、意味之本。从散文里我们看到,作者不论是写人生还是写自然,不论是说自家事还是说人家事,无不是从自我感悟出发。这种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悟的结果。
事实上,感悟经常是观察、思索、感觉的综合的思维活动。有作者的深思妙悟,才有散文中的深刻、隽永的情、理、意、味。因此,散文的选材虽说是无比的自由与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例如朱自清的《春》,写到春天的山、水、草、花、风、雨、风筝、孩子等等,本都是常见的事物,但是,一旦融入作者的特殊感悟,一切便现出新的个性和光彩,变得令人神往。肖乾《枣核》中的几颗枣核,更是平凡微小,但是,由于作者感悟到其中蕴藏的“依恋故土”的民族感情,就能敷衍成如此感人的文章。老舍的《小麻雀》写的是一只小麻雀“‘猫'口余生”的遭遇,却能让我们从中读出社会人生的况味,倘若作者没有那种深刻的感悟,又怎么能够从动物世界里寻找出人生的暗示呢?
所以说,一篇散文,就是一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酿成的酒,我们读散文,也就是在饮这杯“酒”,越是细细品尝,越能够体会出其中丰富而复杂的滋味,得到启迪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