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何卫东:优化互评互改 激发写作兴趣

发布时间:2015/4/8 15:37:32

 

摘要: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评改作文,大面积提高中学生作文水平,这是摆在每个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改、互改作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和培养孩子自改、互改作文的能力,形成交往互动的作文学习评改氛围,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的同时,增强对写作的兴趣,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激发  互评互改   兴趣

 

作文向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作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评改。而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批改,天经地义。每次作文一收上来,往桌面一摆,它们像一座大山,于是教师便每天挖山不止。教师在抓书写、找病句、理中心、下批语等方面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全批全改,往往少则两三天多则要花一个星期才能把那座大山搬走。教师付出了很多,可收效如何呢?我们常能听到一些语文教师慨叹:最头疼的就是批改作文。你花再大的功夫去批去改,学生也只是看一下得分,瞥一眼评语,很少去思考,甚至有的学生连老师评改的结果也不看,作文本一到手就随手置之一边。

一、采用互评互改的方式评改作文的必要性

作文改评中何以会出现这种“头疼”现象?究其原因,恐怕最重要的是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为什么失去兴趣?这里自有诸多因素,其中主要有二:一是教学方法陈旧。学生自小学开始作文训练直到初中,从来就是他们先写后交,接着是老师批改与讲评。这种十几年一贯制的改评程式,对学生早已没有了吸引力。二是改评内容大而空,且多有雷同。有的教师在改评作文时,评语常常是那几个有关“主题”、“中心”、“结构”、“语言”的术语在打转,千篇一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要消除作文改评中的“尴尬”现象,最佳方法就是在作文教学时采用互评互改的方式评改作文,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采用互评互改的方式评改作文有什么的好处

1.具有新鲜感。由教师改评变为学生自己互改互评,形式新;让学生作对改评,一个班50名同学便可作对49次,学生总是面对新人新文,内容新。这样,学生在新的形式下改评新人新文,便会有常改常新、常评常新之感。而新鲜感正是唤取兴趣的第一要素。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新颖的事物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内驱力,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

2.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互改互评作文,是对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承认,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以前,他们是被动的接受者;现在,他们是主动的参与者。这对他们具有很大的鼓励作用。千言万语不如一次行动的力量。在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时,学生便会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和学习的欢乐,进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被多次反复激发后,就慢慢形成了一种自尊和自信。而对某一事物的自信,可使学生对某一事物保持长久的兴趣。这也正是作文教学所必需的。

3.能加深学生彼此间的了解,取长补短,逐步提高。作为一种开放式教学,学生互改互评作文法打破了学生之间互相封闭的局面,使改评者能亲自去品评同学的作文,能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同学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能依据自己的情感意愿去评判同学;使被改评者能看到同学对自己作文的态度,听到同学对自己作文褒贬的真实声音,并从中了解到同学改评、欣赏作文的水平及个人好恶。这样,通过长期的接触与沟通,同学之间彼此的了解就会慢慢加深。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平群体之间的影响也随之增强,并能与各种理性的“自律”成份同步增长,所以,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坚持互改互评作文,即可取长补短,逐步提高写作水平与改评水平。

4.能发展学生的写作个性。由于作文教学的程式化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学生作文雷同比倾向十分严重。因此,确立学生写作学习的主动地位、发展学生的写作个性,应看作是作文改评改革的当务之急。互改互评,使学生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在认识同学的作文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接受同学的一些长处;在改评同学的作文时,可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在收到同学为自己改评的作文时,可斟酌损益,平等争鸣。这样,学生就由过去被动接受老师的改评而变成了现在自己主动去参与改评。写作学习中,学生只有处于这种主动的地位,才能有选择地吸收他人的长处,并有所突破和发展,真正地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和个性。

三、怎么进行作文互评互改

(一)做好互评的准备工作 

1.动员

首先向学生阐明作文互评互改的意义,转变学生的观念,纠正学生认识上的误区,解除学生的顾虑,激起他们对互评的热情。为后面的实践作好思想准备。

2.分组

把班上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人数以4至8人为宜,分组应依据自愿原则和互补原则。前者以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心理保证,后者为写作水平高低互补以合理的人员配备作为互评的能力保证。选出1名至2名组长,必须是认真负责的,最好也是写作水平比较高的。他们主要负责收发作文本、安排批改、组织小组评议和推荐佳作的工作。

(二)教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 

1.推敲词句。教师在浏览了学生的作文后,选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为病例文,誊抄在大纸上或投在幕布上示范批改,改时对学生讲清每一组语句怎么修改,或增补,或润色,或调换,或删改,并说明为什么这么修改。使学生加深理解,有章可循。最后让学生照例子互改或自改。学生学到了修改作文的方法,通过例子加深了理解,于是照样子进行互改或自改。 

2.评改重点。教师选择较典型的需要修改的习作重点段,复印给学生,人手一份和学生共同讨论习作例段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修改。对学生提出的修改处与修改方法,教师要善于辨析。可将修改前后的两段短文同时出示,让学生从中领悟批改方法,把学到的方法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进行自改和互改。 

3.写个性化的评语。老师在评价一篇作文时,首要任务应该是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并满怀爱心地注视他们的成长,在承认每个学生价值的前提下,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唤醒学生智慧潜能,让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个性的张扬。因而写评语要体现个性化。可以从以下几点写评语:捕捉闪光点,写鼓励性评语;“多就少改”,委婉提出建议,在他们写得不好之处勾点圈划出来,有针对性提出建议;总评语可以写上:优秀+不一般、良好+新颖、及格+有进步等等语言,这样可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更人性化、个性化,教师做出这样的引导,学生在领悟中接受。 

(三) 教师引领,赏析评价

 1.小组汇总,上报评价

 小组合作外还有小组间的竞争,每组推选一篇修改好的习作,代表本组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其他小组要提出自己的质疑。

2.教师总评,鼓励

学生的认知水平毕竟有限,因此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够准确、全面。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对于重点问题,加以强调,对于学生的观点,加以概括小结,使之条理化;对于学生尚未发现的问题,“疏之、导之”,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写作思路。

对学生写作态度的评价,更是特别重视,为了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尝试成功的快乐,享受成功的乐趣,评价时,采取进步奖、优秀奖、希望奖、创新奖的评奖方式:对学生用词造句用得妙的、构思新颖的习作给予“创新奖”印;对在细节描写处恰当用上佳句的习作给予“进步奖”印;对想象丰富的、内容具体的习作给予“优秀奖”印;对开头结尾写得好的习作给予“希望奖”印。这样一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自信心、进取心和竞争心,促进全体同学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3.畅谈收获、体验成功

学生在完成一次习作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谈谈自己感到最满意的地方。“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一个人只要经历一次成功的体验,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的力量”。因此要让更多的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体验到习作成功的乐趣,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

四、互评互改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做好改前目的性教育,改中的组织工作,改后的总结反馈。  

学生一般都不太重视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应强调修改作文的重要性,用古今中外锤炼出名著的事例,让学生明白自改文章对提高作文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反复思考,发现自己文章的毛病,也乐意把文章交给别人修改,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学生在批改时教师力求创造和谐有序的氛围,提高自主批改的效率,不能放任自流。改后一定对学生的修改作认真的检查,既要发现学生修改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正,又要表扬修改得好的学生。  

2.形式多样,鼓励为主,帮学生提高兴趣,树立信心。  

学生批改作文并不是一学就会,更不会无师自通,教师应制定计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平时要做到把“教师批改”和“学生自改互改”间隔进行训练,采用“教师先批,学生后改”到“教师提示,学生按提示改”的策略,把“分组改”“换班改”等多种方式交替运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收回改后及时总结,作反馈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指点少打击。

总之,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让学生自己评价作文,学生不再认为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学生变得爱看自己的作文了,学会了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而且学会了如何鉴赏文章。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和运用好生生、师生之间恰如其分的自评、互评手段,激励鼓劲,扬长避短,发现每个学生作文中透射出的激情,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作文就一定能焕发出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江秀琴   2005年第1期《语文教学与研究》

3.《中学语文教材教法》陈毛美等,2000.6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何卫东       

学校:南平市浦城县永兴中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