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郭翠萍:回归生活——快乐习作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5/4/10 10:04:35

 

摘要:作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只要保持科学的理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学生引向书的海洋,引进生活的广阔天地,让他们轻松自由地描写真实生活,抒发真实情感,学生就能享受习作的快乐。

关键词:广读博览,语感能力  生活积累 真情 个性 鼓励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提到作文,许多学生往往会唉声叹气,视作文为难事,不会写,不爱写。学生为何怕写作?原因是语言积累少,生活素材少,无话可写。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不再为作文叫难,并乐于写作,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

一、广读博览,培养语感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就是要求教师要注重读写结合,强化学生语感。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广泛大量的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崔峦老师说过:“如果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几十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一定会比较强。”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广读博览,推荐各类书籍,把报刊图书引进课堂,把课外最新信息引进课堂。

1、鼓励学生使用阅读卡,有效进行摘录积累。学生在广泛阅读中,感受语言的奥妙,认识语言的情趣,把握语言的精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观,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

2、组织读书沙龙活动。除了学生课后自读外,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教师每周可组织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学生在读中明理,在读中启智,在读中“淘金”,多方面地吸取精神营养,形成语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才有了根基和土壤。

3、适度的练习拓展。小学生善于模仿,乐于模仿。在阅读中,可以适当安排相关的拓展练习,如看到作品中巧妙的构思、细腻的描写、精辟的见解等,自己就去模仿写一写。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迁移书中的写作方法,达到融会贯通,积累写法的效果。 

二、关注生活,积累丰富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资源,引导学生把生活和作文结合起来。生活是广阔多彩的,生活中的每一点感悟都可能成为学生独具个性的美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与社会生活沟通,使他们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为广阔的周围世界,以吸收社会各种信息,拓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1、要带领学生到现场去看。看升起的太阳,看雨中的操场,看枝繁叶茂的大数,课间带领学生看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导他们如何观察,使学生懂得一个道理:只有仔细地观察才能熟悉事物,只有熟悉事物才能写好作文。

2、组织学生亲自去干。如去参加植树活动、班级组织文体活动、玩喜欢的游戏等等,在亲自参与中有所感受,有感待发,这时只要稍稍提示,不愁无话可说。如有段时间班上流行玩纸青蛙,几乎一下课班上就成了“青蛙跳远”比赛现场。于是我特意以“纸青蛙跳远赛”为题,组织分组进行比赛,并提醒学生观察选手的神态、动作、语言,观察纸青蛙的“动作”,正当学生处于最佳兴奋状态时,及时指导他们把游戏中的欢乐情景及自己的感受摄记下来。这样学生身临其境,所写之文内容具体,情趣盎然。

3、鼓励学生想象。教会学生利用物象或文字进行有意想象和再生性想象的训练,如天上的白云在开动物运动会,地上的蚂蚁成了除暴安良的大侠。又如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园内姹紫嫣红的春色,还有诗人驻足抬眼的神态。

4、记录生活中的趣事。及时发现班级或学校的“突发事件”,加以讨论表述。如上课时,一只小鸟飞进教室,我干脆让学生放下课本,专心欣赏鸟儿,还不时提醒要怎样观察,后来以“我们班的不速之客”为题,写一篇文章,好多篇都登上了校报。还可以利用每天晨会课,让学生讲述自己发现的趣事。持之以恒, 学生自然会关注生活,捕捉素材,拓宽信息源,得到的生活体验也是丰富多彩的。

实践证明,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引导从大自然中去获取写作之源,自觉能动地探索课外无限的知识,是帮助学生摆脱作文“无米”之困境的有效途径。

三、抒写真情,尽现个性风采

新课标要求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是让学生自我表达,“我手写我心”的理论基础。平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写自己喜闻乐见的人和事,写自己的想象和幻想中的事物,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即使文字稚嫩,内容浅显,我都给他们的作文打上美丽的五角星。有不少学生告诉我:“说自己想说的话,无拘无束地作文,我们喜欢”。把写作的自由交给学生,启动他们自己的灵感,用我们的童心去阅读他们的惊喜和烦恼,用我们的真心去欣赏他们的率直和独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写作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四、经常鼓励,提高写作热情

美国一位教育家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渴望被人赏识。”每一篇作文都是小作者的心血结晶,教师要尊重他们对外界世界的感悟,尊重他们的精神产品,用一颗爱心去激励学生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发展他们的独立性。

1、评分强化激励。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的细小闪光点,通过评分手段,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调动他们的习作积极性。如采用分层评分的办法:对优秀习作,打佳作分;对进步习作,打进步分;对学困生习作,打鼓励分。让学生渐渐觉得写好作文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因成功、进步、发展而享受到应有的乐趣。

2、展示强化激励。激励与赏识的魅力是无穷的,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最好方式。每次习作后,都来节展示课,有时让学生范读作品,加以赞扬;有时让学生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同学的作品,并让他代读,说说喜欢的地方;有时还把学生的好文章贴在展示板上,请大家阅读,并欢迎他们当小老师,用笔划出精彩的词句,激励他们用心去欣赏,激起自己的写作热情;还向习作优秀的学生家长送佳作喜报,让学生尝到写作的甜头,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从而激发学生喜爱作文、积极写作的热情。

作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只要保持科学的理念,运用丰富的载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学生引向书的海洋,引进生活的广阔天地,让他们轻松自由地描写真实生活,抒发真实情感,学生就能享受习作的快乐。

 

作者:郭翠萍

学校:福清市玉屏西园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