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美玉:互动式评改——让习作评改告别高耗低效
发布时间:2015/4/14 15:42:15
摘要:习作评改作为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改习作的活动中,大力提倡师生、生生互动式作文评改方法,营造一个精彩的习作评改的空间。
关键词:习作评改 互动交流 活动 兴趣
习作评改一直以来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①我常深思,该怎样改进习作评改的方法,走出高耗低效的沼泽,让习作评改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认为应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改习作的活动中,大力提倡师生、生生互动式作文评改方法。
一、教师评改:尊重欣赏化春风!
教师以学习的态度,发现的眼光,欣赏的心情对待学生的习作,用一些固定的符号醒目标出学生习作的优点,如:在学生的习作上用“藤条”(即放大版的波浪线)将应用的好词佳句划出来;用小红旗标出写得精彩的段落,并热情地作出批注;优作的题目旁用简笔画画出一朵盛开的花儿(意为妙笔生花),文后附上笑脸等。用商量式、鼓励式、幽默式的批语蹲下身来与学生交流。如:(1)“一团黑影从我脚边经过,我定睛一看,竟是那只可恶的耗子。”批语:改“经过”为“飞奔而过”,你看是不是更生动些? (2) “野炊中最麻烦的要数生火点柴,我们拿来柴火,把燃着的火柴棍丢进柴火堆中,大家一齐用外衣扇着火,终于把火点燃了。”批语:大侠在此,着实大开眼界,如此点火大法定是独门绝技,“麻烦”也是过于自谦了,区区一句话如何麻烦?
这样的批语,虽只有只言片语,但亲切又平和,蕴含着老师真诚的指点,由衷的赞许,诙谐中见师情,相信学生读后一定会受到莫大的鼓舞,激发写作兴趣,增强习作的信心。
二、小组批改:七嘴八舌论英雄!
将同档次的4篇学生习作交叉放在四人小组内,小组内的每名成员轮流阅读这4篇习作,每读完一篇习作后就在文末写上自己的感受。要求在撰写的感受中必须提到该篇习作的至少一个优点:可以品评某个词语,可以赏析某个句子,可以谈论某片段的描述,还可以从选材、开头结尾、修辞手法、习作态度等方面进行批改,谈自己的感受。接着,由四人小组讨论决定,选择一篇大家都喜欢的习作,进行二次阅读。二次阅读的重点在于对习作中发现的不当之处做相应的修改,因为只有当学生乐于去读、去改他人习作的时候,学生的写作主体性就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写作的主动性就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就能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最后,每个小组推荐一篇最喜欢的习作上英雄榜,由作者本人向全班同学读自己的习作,小组派一名代表读小组批改语。由于事先将同档次的学生习作放在一个小组内批改,所以最后上台读习作的学生兼顾到了不同的层次,改变了习作优等生一统天下的局面,让习作后进生也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三、学生自改:广而告之荐佳作!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我常常变换各种方式让学生读习作。或大声朗读,或小声默读,或自己读别人听,或别人读自己听,在读中感悟,体会自己在语言表达、写作思路、布局谋篇上的效果;在读的基础上,认真地想一想,文章中哪些地方读起来上口,哪些地方拗口,哪些地方条理清楚,哪些地方思维混乱……在读与想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发现了文章中许多不足的地方,这时,让学生拿起笔,自己试着在原文上修改(改作文的笔应该与写原文的笔区分开);自己改后,再为自己的习作写“阅读推荐语”。让他简短地写一段话,然后粘贴在教室内规定的墙面上,通过这段推荐语吸引同学们去阅读他的文章。比如“同学们,你们会看钟表吗?我想不用多说,大家都会!可我老妈都四十的人了,却不会看表。害得我没得睡懒觉,没得看精彩的电视,没得跟同学痛痛快快地玩……像知道怎么回事的话,快来拜读我的新作——《‘不会看表’的妈妈!》像这样的推荐语有很多,许多学生都被推荐语吸引而去看同学的习作。为此,我们还设置了一个“最佳人气奖”,哪篇习作吸引同学们去看得最多,就给作者颁发“最佳人气奖”,学生自然兴趣盎然、干劲十足!
四、寓教于乐:评改也能乐融融!
(一)“啄木鸟来了”活动——让学生写正确的字与词
当每次习作完成后,摊开你的作文本,交给组长,请组长组织同组成员对习作“捉虫”,找一找习作中有多少错别字,有多少错误的标点符号,并用红笔圈出来。最后,小组内“虫”最少的学生受到表扬。这样的批改活动,既能让学生在完成习作后认真检查,又能培养学生仔细阅读他人作文的习惯。
(二)“小小播音员”活动——让学生写通顺的话
在习作批改活动中,鼓励学生争当合格的播音员,尽量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通顺。这就要求学生在习作完成之后,能反复地读自己的习作,并将习作中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病句改正确,过长的句子改得简短些……因为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读好。
(三)“妙手回春”活动——让学生写具体
写得不具体是学生习作中的不足之处。如习作《夸夸我们班》,有学生在一个片断中这样描述:“我们班的同学学习很认真。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按时上交;课余时间还经常到学校的图书室借阅图书”。面对此类描写不具体的片段,我们可以感觉到学生没有很好地展开描述,可以开展“妙手回春”活动,先分配任务:一部分学生写上课认真;一部分学生写作业认真;另一部分学生写课余阅读认真。完成之后,分批打擂台,在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中选出各个项目的擂主。最后把三个擂主的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描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作文评价要“采取多种评价方式”,“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评,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②互动式习作评改,让习作走出高耗低效的尴尬,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注释:
①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之语文教育书简》第727页
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72页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第一版
[2]魏书生(著)《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网络
[3]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8月第一版
[4]管建刚(著)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年5月第一版
作者:官美玉
学校:三明市沙县青纸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