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曹建华:提升考场作文得分亮点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4/14 16:10:49

 

摘要:升学考试中,漂亮的开场和优美的语言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训练学生快速切题和用形象的语言把事物、人物和情景等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做到绘声绘色地描写事物、景物特点和如何让学生能快速切题行文。

关键词: 细节  亮点  出彩  快速  切题

 

考场的作文是每年升学的重头戏,怎样给自己的作文增添砝码,增添亮点,让自己的考场的作文备考收到较好的效果呢?以下谈谈我平时指导学生考场作文的做法。

一、雕饰凤头作文

“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一篇优秀的作文,除了要在构思、立意、语言上下功夫外,开头艺术必不可少。“凤头”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漂亮,打动读者。

1、开门见山法

许多优秀的作文开篇点题,如:记叙文,一般都是直接进入事件的记叙,表明主旨;如《背影》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简洁点题,令人深思。再如莫怀戚《散步》的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开篇点题,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对于一般性的议论文或者散文,在开头就应该摆明观点。即使在第一段用一则小故事或者用一组排比句来导入,如:2005年广东高考佳作《纪念》开篇这样写道: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地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一份爱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纪念。这篇优秀的散文,作者能根据话题提示,准确、深刻的把握题意,点明主旨。并且选择“纪念”犹如拾起“沙滩上一颗颗贝壳”为组织材料的线索,引起下文,很快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即在文章的第一段开篇点题,或点明题目,或点及中心,使文章不拖泥带水,不转弯抹角,而是简洁明快、单刀直入。

2、抒情开头法

这种开头的语言常常运用许多修辞手法,抒发某种感情、或赞美、或悲痛、或激动、或欢乐……在抒情过程中准确切题。如:《春》一文开头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头就运用反复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望春天的强烈感情。

3、景物描写开头法 

如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开头:“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交代时间、地点,同时为下文爬崖作铺垫。

如《金黄的大斗笠》中开头:“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此处写景暗示有雨将至,为下文描写童真、童趣的画面作了很好的铺垫。

再如《岳阳楼记》以“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开笔,“巴陵胜状”一语撇开了其他景物;“洞庭一湖”四字,引出下文的正面描写与抒情的重点,可以说是直入情景。

经典的开头都有共同之处:一切景语皆情语。先以简洁的语言从描绘其他事物或景物开始,然后在结合主旨阐述话题。可渲染气氛,村托人物,提供背景,推动情节发展;可以铺垫情节,导出下文。感受心态引起读者的共鸣,场景描写渲染读者情绪,直接进入情境描写之中,是一种心灵的形象描写。

总之,倘能别开生面地开头,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之感,往往就因这好开端而使你的作文得分上升一个得分档。

二、语言表现力的亮点

1写具体写形象:可以对人物进行细致描摹,从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方面写,让形象跃然纸上,也可以写静态、动态描写。

例:(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以上句子,由简单到丰富,人物跃然纸上,人物身份呼之欲出。

2、自然环境的衬托

“一切景皆情语”,对景物描写可能起到适当的烘托效果语。例《雨中泪》,学生在开篇写道:“萧瑟的秋风肆无忌惮地吹着,失落的我只懂得呆呆地依傍窗台,望着窗外如线般的秋雨不断地下着。模糊了行人的影子,也模糊了我的双眼。此刻,不禁想起了远方的你。”

此外,还可以综合运用整句,叠音词,妙用标点符号等语言技巧。

3、巧用修辞

修辞是雕饰语言的常用手段。作文时适当用上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一定会让文章增色不少。如“诚信不是金钱,但千金难买李布一诺;诚信不是美貌,但它使狡诈的郑秀黯然失色;诚信不是知识,但胜过张仪的学富五车。”这样写,比起“诚信是最宝贵的人生品质,它比什么都重要”要高出一筹。

又如,“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淡无味;生活是一首歌,有欢快壮美,也有低沉忧伤;生活是一张纸,可以画出五彩的图案……”这段运用比喻、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之美感。

总之,语言为学生提供了提升作文亮点的平台,能否达到这效果,就靠你如何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我国南北朝文学批译家刘勰,就认为文章应“衔华而佩实。”华丽的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生动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拥有精彩的过目不忘的美文,才能让作文掷地有声,令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作者:叶圣陶 《中国语文》1978年第2期 

 

作者:曹建华  

学校:龙岩市永定县坎市中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