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魏庆晖 :谈谈中学议论文写作常用的几种思维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15/4/16 11:36:59

 

摘要:语言的内核是思维。人们将所思所想述诸文字,采用一定的思路结构,即成文章。议论就是人们对自然、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议论文展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大至国情调查报告,小到个人随感,准确的议论往往彰显理性的力量,闪烁智慧的光芒。写好议论文必须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判断。中学生写好议论文,离不开规范有序的逻辑思维训练。首先要认识思维的可贵,其次要构建逻辑思维训练知识体系,进而在审题立意、构思行文、反思修改等环节进行具体思维训练。

关键词:议论   思维训练   规范   有序

 

引言:认识思维的可贵  采撷思想的光辉

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他们有思想。尽管思索是艰难的、累人的,但人高贵于其他动物,正是由于学会了思索,从而揭开了世界的奥秘。可以说,正是思想的光芒照亮了人类的前进步伐,从蛮荒走向文明。芸芸众生往往被光怪陆离的人生表象所迷惑,只能说一些浅薄的话,正所谓“凡人一说话,上帝就发笑。”而人类历史上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独具慧眼,用他们深沉的思索为凡人澄清人生的迷惘。中国的思想巨人老子、孔子等人,外国的思想家释迦牟尼、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培根、蒙田等人,一直受世人尊崇,因其思想至今仍能点亮人心。

300多年前,帕斯卡尔用他那敏锐的目光审视人类自己,发现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消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1】帕斯卡尔用生动的比喻为我们揭示了思维对人类的意义。

正是由于思想的重要性,教学中应让学生尽可能广泛阅读承载人类文明成果的名著,接受高尚思想的熏陶,养成对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表示敬意的习惯。阅读是写作的源头之一。在阅读中既积累语言,又积累思想。及时摘抄整理。同时,要让学生关注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是思维最重要的源头。让学生学会分辨身边形形色色人物行为举止的思想源头。尝试用自己尚不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去评判世事的得失成败,感受深刻者宜立刻将事件概述及自己的评点及时写下。虽然不一定成熟,但由于这是自己思考的成果,有切身感受,犹为珍贵。“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会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及时积累心得体会。由此,思维才真正鲜活起来。

思维训练的现状 中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是从感性思维逐渐向理性思维方向发展。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对社会现象作一些较深入的评论了。其抽象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让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发展理性思维是切实可行的。但学生在具体写作中学生苦于不知如何思考,思路难以拓展,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如何“想”,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 以下我就介绍一下自己在议论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构建逻辑思维训练知识体系

构建议论文逻辑训练知识体系是议论文思维训练流程的首要任务。写作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个性化言语活动。虽然每个人都有表达的自由,但成熟的写作常常遵循许多常规性法则。作为初学者来说,首先掌握这些常规法则是必须的。议论文写作亦是如此。诸如“论点要鲜明”,“意犹帅也”,全篇文字都是为了一个中心论点能够确立。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再多的文字若不受中心的统帅,只是在徒费口舌,毫无意义。再如“论据要典型”,论据要典型进而达到丰富的程度。事实胜于雄辩,苍白无力的口号总是不如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更能支撑起论点,更能使人折服。又如,论证方法的多样,让人感觉这篇文章的技术含量高,使人刮目相看。还有,一篇章法严谨、思路明晰的议论文更容易让读者掌握文章结构脉络,相信你的说理论证。

诸如此类知识如果只是列一张清单让学生背下,还不如结合典型范例让学生体认。比如苏洵的六《六国论》,开门见山亮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而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先破后立,在文末点出“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运用逆向思维,反驳“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的观点。论据的表述和运用,有详例和概例之分。二者的搭配形式多样,详例往往运用独特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而概例常用普通事例和老生常谈事例,用排比方式展现,以形成集束效应。教学中让学生分析不同论据的表述方式和组合方式。论证的核心在于分析,无论是正反对比论证,还是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假设论证,都应该展开分析,使论据能为证明论点服务。议论文的章法结构,如常用的并列式、总分式、层进式、对照式等。

这些知识应结合典范议论文让学生学会体认,并在写作实践中予以运用。

二、思维体操第一式:审题立意中的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

议论文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论点的新颖性和深刻性。学生习作应在保持其观点正确的前提下,避开大多同学可能用到的立意,这就算新颖。至于深刻,则要求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揭示客观事物多种层次含义。深刻性难以达到,但这是个努力的方向。近年来,由于话题作文要求过于宽泛,考生易在考场上套作,逐渐淡出高考作文领域。命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成为主流考查形式。针对命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平时应着重从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入手对学生进行训练。

分析思维就是把整体分解成几个部分,或者把整体的各个方面、各种特征分解出来的思维方式。【2】审题立意时宜运用分析思维全面分析题目,抓关键词句,精思其准确含义,挖掘题目中所蕴藏的人生哲理。从不同的角度,联系自身生活经历和社会现象,得出不同的论点。如何准确地分析题目中的材料成为关键。首先应理解题目的内涵,其次要把握各部分间的关系。如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这是新标题作文,即标题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融合。审题时除了分析材料的内涵外,还应分析材料与题目的契合点。得出“因为爱所以忧”、“忧之深,正体现爱之切”等观点。

其余16道新材料作文题,审题时主要透过材料的表述文字把握其内涵,进而确定立意。如安徽卷通过梯子“竖放”与“横放”方式的变换,揭示了工作中如果转换思路,问题就能得到彻底解决的道理。关键在于比较分析两句标语背后隐藏的不同工作思路,从而得出“治标不如治本的观点 ”。福建卷选用冯骥才的名言设题,阐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走或跑多少路,而在明白人活着怎样才有意义的道理。【3】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平时用分析思维指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着重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每个学生用一句简洁的肯定句表述自己的观点。之后,全班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讨论这些立意的得失。然后,运用综合思维把材料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作出正确的判断,确定最佳立意。如大纲卷“脱掉衣服和鞋子帮妈妈挑秧苗”。这里的衣服和鞋子应联系到前进路上的思想包袱,从而得出“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就能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的结论。或从帮妈妈挑秧苗,联系到“知恩图报”的主题。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素材的积累,确定一个自己能够展开严密论证的主题。另外,即使主题相似,也要有个性化的表达。

思维体操第二式:选材环节中的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

明确了中心论点之后,进入选择经典论据阶段。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能体现学生的阅读层次,更反映学生的见识和思想境界。在高考阅卷中,那些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和时代气息的论据很受青睐。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疏于积累不要说拥有典型的论据,就是像样的论点也因缺乏思想而难以提出。相反,那些能写出丰富内容文章的同学无不得益于广泛阅读和认真观察、体悟生活。这些同学上课认真,熟读教材,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素材和教材中的素材,让他们在写作时左右逢源。平时积累不妨运用发散思维法以某一事物或现象为中心,将思维指向个领域的人和事,做些分类摘抄、剪辑粘贴工作,也可以随感而发写写读书笔记,尽量采用活页形式,到一定时候编辑目录、分类装订,以便查阅。

选论据时,宜用发散思维。围绕中心论点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把想到的人、事、物罗列出来,用一个词、一句话将脑中闪现的思维火花在草稿纸上记下来,以供选择。等到有十几个时,不妨用聚敛思维(将发散思维提出的众多论据加以集中、收束,并从中选定最佳论据的思维方法)从中选定最能论证论点的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并按古今中外的顺序加以排列。当材料不足以支撑论点时,发散思维应再次启动,加以拓展,搜索相关信息。同时再次运用聚敛思维确定可用信息。这个阶段的训练也要采用全班共享的形式,互通有无。

思维体操第三式:构思拟纲中的逻辑推理

拟好提纲,搭好框架,下笔行文才能从容不迫。首先学会模仿成熟的结构模式。任何学习都是始于模仿终于创造。据说巴金先生年青时对《古文观止》的二百多篇文章倒背如流,这对于他后来成为著名作家有莫大的帮助。在议论文写作训练中,应把握常见的思路结构……总分式、并列式、对比式、层进式等。这些结构自古有之。如先秦荀子的《劝学》,就采用了典型的层进式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是什么);然后阐明原因(为什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2)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最后点明学习方法(1)善积累(2)贵坚持。如果对这样的千古名篇揣摩理解、熟读成诵,对其结构自然了然于胸。行文拟纲时自可轻易移植,毫不费力。

明代张溥自幼发奋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所读之书必手抄,抄毕吟诵后即烧掉抄稿,如此六、七遍方止,冬夏皆然。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正是他多读善记奠定了丰厚的学养,下笔如有神助。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通过吟哦诵读背诵经典,让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再辅以写作,从而达到语言运用自如的境界。

因此,鼓励学生在摘抄本上整篇抄录经典议论文,无论古今中外,皆可欣赏、借鉴。通过分析鉴赏,把握文章论证脉络,努力做到观千剑而后识器”。相对于名家名作,重点分析同龄人优秀习作,也许更接近学生写作实际。除了分析整篇的结构,段的结构也不容忽视。同时注重拟纲工作,套用现成结构,结合审题、立意、选材,拟成详纲。在小组内讨论,全班展示,长此以往,思路结构必定明晰。虽然一开头有东施效颦之嫌。学生在尝到拟纲的好处后,往往乐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提纲,发言积极。各自展示的素材、思路又成为共享资源。

做好模仿、借鉴工作的第一步,学会理清经典议论文的思路结构,包括段的结构。第二步,通过诵读、拟纲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第三步,具体运用时可视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先熟练掌握一至二种结构方式,再涉猎其它思路结构。凡事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关键应把握全文逻辑推理过程,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决定出路,把握思维路径,议论时就能更好地以理服人。

三、思维体操第四式:分析论证中的扣点分析

分析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核心环节。初学者往往容易犯堆砌论据的毛病。由于这些同学对紧扣论点分析事例论据和道理论据不甚了然。教师要有计划地训练学生进行扣点分析论证,使论据真正支撑起论点,避免论点和论据如油水般分离开来。扣点分析应该让论点和论据如水乳交融成为一体。有时扣点分析就一两句话,但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比如一篇高考作文《活在当下》,升格后加强了扣点分析环节,使论证更加有力。“当下充斥着浮躁的气息,要精彩地活在当下,自然要摈弃浮躁,要踏实进取,让“活着”变得更加充实与沉稳。你看那个生在农村、身为农民的科学家袁隆平,在很多学人都“下海赚钱”的时候,他却将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他的每一天和每一个当下,都与田间地头有关,没有好高鹜远的虚妄,也没有被各种诱惑迷离双眼。他秉持着踏实进取的人生态度,过着自己简单但不平凡的生活,充实地活在当下。同样,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数十年如一日地把握今天,立足当下,不懈奋斗:司马迁十九年写就《史记》,李时珍四十二年写就《本草纲目》,歌德用六十年书写《浮士德》......他们不在乎时间的长短,只在乎每一天与理想的距离。这些看似不计成本地“活着”,却因为踏实进取,最终成就了辉煌的人生!”【3】

本段既有详例又有概例,论据可谓丰富。扣住分论点“要精彩地活在当下,自然要摈弃浮躁,要踏实进取。”在分别举完详例和概例后,马上进行扣点分析,这些分析句联接了论据和论点,它们共同完成了举例论证的过程。

各种论证方法如对比法、因果法、辩证法、引证法都离不开扣点分析这个环节。教学中印发经典议论范文时不妨先删除这些扣点分析句,让学生补充完整,一方面强化认识扣点分析环节,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体会到扣点分析时遣词造句的准确性。让学生在行文中尽量运用多种分析论证方法,以增加文章的技术含量。

在分析论据时恰当选用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辨证分析法等方法。这好比建造园林景观,曲径、迴廊、假山池沼、亭台轩榭、花鸟虫鱼缺一不可,都为了模仿丰富的自然,营造怡人山水景观。写好议论文,论点的深刻、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多样、语言的文采,还有扣点分析这个环节,诸多要素缺一不可。

四、思维体操第五式:反思修改中的升格润色

反思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对写作全过程的反思。考场写作,在落实提纲成文之后,只能作局部的修改。平时写作训练,评改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是提升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除老师的面批面改,写评语外,还可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互改。针对论点的拟定、论据的选择、论证方法的运用以及篇章结构的选用,包括遣词造句。让学生分别予以评点。为学生反思作文得失创造情境。在评改中参考高考评分细则。每一次就一个方面让学生点评,写出评语。经过一学期的评改活动,学生基本熟悉了议论文写作评价标准。这对于提升他们写作议论文能力有莫大的意义。文章不厌百回改,对于常人来说,好文章常常是改出来的。像《兰亭集序》这样的神来之笔,也许只有王羲之这样的天才方可造就。另外,“独学无友,孤陋寡闻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评改作文,及时反思,这种做法无疑符合自主学习的理念。

常做思维体操,提升思维品质的灵敏性、广阔性和深刻性。学会“想”,找出问题,分析其内因、外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然后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来。这样的文章才会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不只是文字游戏。中学作文教学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和人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升思想认识。把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多学、多思、多写,写好议论文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帕斯卡尔思想录》    外文出版社

【2】《作文技法宝典》      江苏文艺出版社

【3】《创新作文 》  2012年10期       课堂内外杂志社

 

作者:魏庆晖

学校:宁德市古田县第六中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