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邢世涛: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教学尝试

发布时间:2015/4/16 11:53:02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家长和老师们难以言说的痛。大家都知道作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最高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学生怕写作文,要么泛泛而谈,东拼西凑,要么选材陈旧,单调乏味,甚至觉得无话可写,或干脆不写;教师怕教作文,教得头头是道,改得兢兢业业,而学生看得懵懵懂懂,好似雾里看霾,收效甚微。老师们不禁感慨:人世间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说得清清楚楚了,你却一脸茫然!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从不想写转向我可以写?我认为,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

关键词:培养写作兴趣  激发情感  拓宽阅读  贴近生活  体验成功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基础的集中表现。提高作文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是中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作为语文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出口成章,口若悬河,还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洋洋洒洒,文采飞扬,更希望自己学生的优秀作文能见诸报端,功成名就。这不仅是教师与家长的希望,更是学生们的梦想。但现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学生一说要写作文就怕,真是“横眉冷对作文纸,低头干啃铅笔头”。学生一提笔就头疼,搜肠刮肚也难以下笔。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简单的开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洞,不知所云。有的冥思苦想,痛苦万分,干脆就不写了。

如何转变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从“要我写”的被动状态向“我要写”的主动状态转变,很多教师走了弯路。他们都在写作的技能上下功夫,以为教会了学生写作文的方法就好了,殊不知,学生从心底里就厌恶、拒绝作文,他们又怎么能够写好作文呢?马正平教授指出,作文能力必须依附在某些因素上才能成其为能力,第一便是“写作兴趣”,而最后才是“写作技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因此,语文教师只有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上下功夫,让学生觉得写作文是一件愉快的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是一件能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的事,他们才会愿意写作,乐于写作。所以作文教学的第一要素在于让学生有一种乐于写作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这是作文教学的一大课题。

一、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都说言为心声,情动于中,辞发于外。好的文章无一不是人们激情感慨之作。有了情感,思维自然活跃,心潮澎湃,思想的浪花就会碰击飞溅。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是作文之本。但很多学生却感慨自己的生活是学校家里两点一线,吃饭睡觉学习三件大事,天天如此,枯燥无味,没有素材。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班级里的趣事,身边同学的烦心事,老师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事,学校里发生的大小事,只要学生留心去看看、去听听、去问问、去想想,现实生活绚丽多彩的画面,就会有声有色地进入他们的世界。

南方福州的冬天是温晴的,不下雪的。有一年冬天的上午,我们正在上课,天空中突然飘落下轻盈洁白的雪花,这对于只在电视里见过而从未身临其境的学生来说,竟是如此美丽,如此神奇。同学们忘了还在上课,一个个都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冲出教室,跑到操场上来。他们跑着,叫着,笑着,手舞足蹈着,肆意表达对大自然的无比感激与喜悦之情。回到教室后,同学们意犹未尽,热烈地谈论着这一场雪给他们带来的无限喜悦与乐趣。望着同学们兴奋的神情,我也就因势利导,请同学们说说雪花像什么,并让他们说说在看了这场雪的感想。同学们争着举手发言,他们的比喻五花八门,精彩纷呈。之后,我就要求同学们把今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一篇作文《话雪》。因为同学们之前有了激情的参与,亲身愉悦的体验和充分的交流,写出来的文章就特别的美,就连平时不会写作文的同学也能够写出比较流畅的文章来。

还有一次,布置学生作人物肖像描写的片段训练,要求同学们选择班上的同学来写,只能写出某位同学的肖像特征,不许说出他的名字,看看其他同学能不能根据你的描写说出是班上的哪一位同学。为了指导同学们能准确地描写,我用多媒体打出一张我事先准备好的照片,那是我在早读课上拍下的班上一位同学。这位同学平时上课比较懒散,喜欢说一些俏皮话逗大家笑,是班上的活宝。那天的早读课他特别的认真,捧着书在读,我心一动,就在边上用手机把他拍下来。照片打出来的时候,全班沸腾了。大家都没有想到我会用班上的同学的照片作材料来讲解,而且还是班上的活宝。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调动了起来,大家都踊跃地发言,很是认真。之后布置的人物肖像描写的片段训练也相当的成功。

二、拓宽学生的阅读,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作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一环。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广泛的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阅读,可以是课内的阅读,也可以是课外的阅读。课内好的文章、语段、句子,古诗词,最好能做到倒背如流。课外可以看名著,也可以看如《读者》、《时文选粹》、《意林》等优秀期刊,还可以看一些自己喜欢的健康的杂志。要学会摘抄归纳,加深理解,积累素材,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在拓宽学生阅读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从古至今,仿写一直是人们学习写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优秀的文章或其中的佳段,加以品评、赏析,使学生从这些优秀的文章中得到立意与构思、布局谋篇及遣词造句的启示,然后加以仿写,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我们在学习了《苏州园林》,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后,我们就可以要求学生试着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来介绍自己所熟悉的班级的布置情况。在学习了《济南的冬天》,理解了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试着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故乡的冬天》。这是传统教学中的精髓,也是学习写作的一条基本规律。

三、贴近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在很大程度上与作文的题目有关。《一件难忘的事》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写到初中,再怎么难忘,也已经咀嚼成了话渣;《我最熟悉的人》已经让我们的学生熟悉到“熟视无睹”的地步了,还怎么能希望学生能写出什么精彩的文章呢?如果我们能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关注学生的成长意识,感受学生的情感特点,我们就能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精心设计作文题目,让题目新颖别致,含蓄隽永,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就能诱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就能让学生乐于表达他们成长的历程。《妈妈的唠叨》、《初三,想说爱你不容易》、《我的初中生活》、《假如我是班主任》、《童年的梦》《最______的一件事》、《长大的感觉真_______》等题目,这些学生熟悉的、感受深的题材,学生写起来顺手,也容易打开写作思路、引起写作兴趣。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命题,写自己最喜欢最想写的内容。这样也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写出他们想写的内容,展示他们最优秀的写作水平,并形成良性循环,就

能激励他们的写作欲望。

四、体验批改的成功,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写作的过程是艰辛的,是同学们知识的再创造,每一篇的作文都是同学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不管同学们的作文写得如何,最有发言权的是同学自己,作为老师,都应该给予尊重。因此,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改,可以自批自改,也可以采取互批互改或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在同学们参与作文批改的时候,老师要先教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步骤和方法:先通读全文,看文章的主旨是否与作文的要求一致,再认真读语句,看看是否有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把它们标出,最后对全篇文章作出简评。这样,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就会注意那些自己认为薄弱的环节。为了提高同学们批改作文的兴趣,还可以采用互批互改的形式,同学们在改自己的作文的时候可能还不会很认真,一旦他们调换了角色,互为小老师之后,就更能调动学生们批改作文的兴趣,他们就会显得很认真,很有成就感。而且那些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篇章句法的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可以说是双赢的结果。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评语的力量也不可小觑。教师精妙中肯的评语,一样对学生的写作有激励作用。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做到评要精,改要妙。评语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对于作文中的标点、文字、结构、中心、选材、语言等方面,要做出全面的评判。对学生作文的主要优势,要大加肯定。教师要经常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对差生作文中的小优点,如一些句子写得好,有独到见解,或一个比喻句、一个成语用得恰当,都不能忽略,都要大加赞扬,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与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积极写作的内动力。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改变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才能使学生愿意写作文、热爱写作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

2、方利民《方利民快乐作文教学26招》。

 

作者:邢世涛

学校:福州市铜盘中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