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黄永生:克服两弊端 三年级习作巧入门

发布时间:2015/5/4 11:23:56

 

摘要:本文就如何克服习作起始阶段“无话可说”、“记流水账”的两大弊端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指导习作入门的几点思考:一、先说后写,上好口语交际课;二、学习审题,圈画关键词;三、内容清楚,一段一中心;四、调动积累,呵护童言稚语。

关键词:克服初学弊端;三年级   习作入门    呵护童真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就像一杆秤,它能衡量出孩子语文学习水平的高低,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孩子进入“习作”起始阶段,这对刚刚从简单轻松“写话”模式中走来的孩子来说,不可谓不难。从大量的三年级孩子习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广泛存在的两种弊端:一是无话可说。一篇习作干巴巴两三行,依然停留在写话阶段;二是洋洋洒洒。从早上的起床刷牙到吃早餐上学,事无巨细,一天的大大小小事情都记录在案,就是我们常说的“记流水账”。那么,如何做到既能杜绝这两种初学习作的弊端,又能快速引导孩子初步学会表达呢?

一、竹篮提笋母怀儿——先说后写,上好口语交际课

众所周知,口语交际课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同时,对帮助学生理清习作的内容,拓宽习作材料的收集渠道,完善材料的积累等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堂好的口语交际课,像母亲的手,温暖耐心;紧跟在后面的习作,则像蹒跚学步的孩子。正如心理学研究所表明的:“运用口头语言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后,能补充感知不清或遗忘的内容,校正错误或混淆的部分,从而获得更为深刻的印象,使得书面表达出来的内容更有条理性。”从这个角度诠释,习作更像是口语交际催生下的产物。

纵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八次习作,就有六次是扣紧口语交际内容来安排,其它两次也与口语交际内容息息相关。如:“语文园地一”安排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口语交际主题后,紧跟着的“习作”部分就这样明确阐述:“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这次习作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材把“口语交际”与“习作”作了如影随形般的编排,不正充分体现了“口语交际”与“习作”之间母子般的紧密联系吗?上好口语交际课,先说后写,说写结合,符合认知规律,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避免“难产”,让学生易于动笔,易于表达,何乐而不为?

二、乱花渐欲迷人眼—— 学习审题,圈画关键词

要避免写流水账,就必须培养孩子的审题能力。习作的“要求与内容”是一段话,一般由四、五句话组成。分别告诉孩子习作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怎样写?写后又做什么?旨在降低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培养孩子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但有的孩子望题生畏,有的则根本没有读题的意识,或者只是瞄到其中一句话,缺乏审题意识,无话可说和记流水账的弊端就容易出现了。

学习审题,圈画关键词,读懂题意很重要。语文课标要求三、四年级的孩子“初步学会默读”。在指导习作审题时,就可以让孩子在朗读的基础上,再默读几遍题目,理清习作要写的是什么?怎么写?如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习作内容与要求是:“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先想一想打算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这段话共四句。哪一句话告诉我们习作写什么?默读后用横线画出句子:“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圈画关键词“熟悉”和“一件事”。抓住关键词“熟悉”设问:“‘熟悉’是什么意思?哪些人是你熟悉的?你要写哪个熟悉的人呀?”扣紧“一件事”,请孩子谈谈从这三个字中读懂了什么?还可以让学生判断:“我有个可爱的弟弟,他喜欢捉迷藏和坐旋转木马,这两件事我都写了,我做得对吗? 为什么?” 通过这样的圈画和和品读,逐步让孩子学会梳理题目的要求,为写好习作奠定基础。

三、删繁就简三秋树——内容清楚,一段一中心 

审清题目后,让孩子学会分自然段写,尝试一个自然段写清楚一个意思。例如在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中,以《我的弟弟》为题,有的孩子围绕弟弟的可爱,从头发、眼睛、门牙三方面写:“我的弟弟长得真可爱。头发短短的,像刚长出来的小草,摸起来柔柔的,真舒服!眼睛大大的,真像我画的大圆圈。弟弟一‘呵呵’笑,就会露出两颗大门牙。弟弟真可爱!” 有的孩子写弟弟淘气的一件事:“我的弟弟可淘气了。那天吃晚饭的时候,弟弟本来一口饭一口菜吃得好好的,突然,不知道什么原因,碗在桌子上转了几圈,弟弟觉得好玩,就把饭碗一甩,只听‘咚咚’一声,塑料碗摔到地板上,滚了几滚,饭粒洒满了一地。外婆大眼一瞪,弟弟就生气了,抓起筷子就丢,好多筷子啊,丢得到处都是,哎哟哟,这回大家可有得捡了……”

一个自然段写清一个意思,有的孩子能像上面的例子一样自然地以总分总,或者先总后分、先分后总的结构来写,但我们更需要多关注内容的具体性,少干涉、束缚孩子的创意性表达。实践证明,三年级习作入门采用“一段一中心”的方法,既能帮助克服记流水账的弊端,又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还能促进达成课标中“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的学段目标,可谓事半功倍哪!

四、领异标新二月花——调动积累,呵护童言稚语

对于中段习作的语言,课标中有明确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调动积累,我们要结合课文的学习,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来指导。

1、巧用关联词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关联词语,如常见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一……就…… ;因为……所以……,一会儿……一会儿 ……” 等。在《我的妈妈》中,孩子这样写:“每天早上,妈妈六点就起床,为我做早餐。我七点起床的时候,看到餐桌上总是摆着好吃又有营养的早餐。有时候是绿豆稀饭和一个香味诱人的煎蛋;有时候是烤得金黄的面包和一瓶牛奶;还有时候是煮得稠稠的白粥,搭配着绿绿的青菜。” 用上关联词,要写的话不但多还连贯了,能很好地解决习作入门“无话可说”的弊端。

2、学用比喻和拟人

教材安排了很多文质优美的范文,要让孩子多读课文,多借鉴课文的写法,尤其应重视指导孩子在习作中学习运用比喻和拟人。教材的选编以及课后作业的设计也体现了这个意图,如《秋天的雨》课后安排了抄写比喻句的练习;《花钟》课后设计了填拟人句练习,体会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在《游泳》的习作中,孩子这样写道:“……我‘扑通’一声跳下水,开始游了起来。我一会儿用力向后蹬腿,一会儿用手往两边划水,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青蛙!我一会儿浮上水面,一会儿潜在水里,又像一只灵活的美人鱼!”用上修辞,何愁习作干巴巴?

3、呵护童言稚语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何谓“新鲜感”?我认为在千人一面、陈腔滥调的习作中,孩子天真的童言稚语就是春风拂面般的新鲜感。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意呵护鼓励这样的创意式表达。如上面的习作《我的弟弟》中,孩子写道:“我的弟弟长得真可爱。头发短短的,像刚长出来的小草,摸起来柔柔的,真舒服!眼睛大大的,真像我画的大圆圈。”这里小作者把“弟弟的眼睛”比作她画的“大圆圈”,乍一看,有点别扭,仔细一推敲,却非常别致有趣。我们不难想象出她这样写的缘由,首先是弟弟的眼睛又大又圆;其次是她画人物眼睛时,一定是先画上两个圆圈。一调查,确实如此,呵护童言稚语,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山中兰叶径,城外桃李园”,一步一个脚印,克服习作起始阶段的两大弊端,引领着孩子沿着习作入门的幽径前行,你是否听到春兰绽放的声音,闻到前方庄园里桃李扑鼻的芬芳?

 

作者:黄永生

学校: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富岭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