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秀琴:作文教学守正与创新之思考
发布时间:2015/5/4 11:28:57
摘要:高中学生必须学会怎样运用议论文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大部分学生考场作文时选择写议论文,所以,如何轻松、高效地写好考场议论文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从两个方面探究考场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方法,力图在守正和创新两者间找到适合学生思维,适合老师教学的训练模式。
关键词:考场议论文 提升 教学模式 训练模式
作为语文教师,我不得不承认,许多时候,我们的作文教学是低效的,是无奈的。学生害怕写作文,老师害怕教。但作文的重要性我们都很清楚,它几乎占了语文科的半壁江山。根据调查和平时的教学观察,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考场作文时选择写议论文,因此,研究如何轻松、高效地写好考场议论文这一课题很有现实意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学生必须学会怎样运用议论文表达自己的思想,理性思考的能力和判断的能力是学生思维成熟的表现,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培养学生写好议论文是终身受用的。
那么,从指导学生写作考场议论文方面,教师的作文教学又应有哪些守正和创新的因素呢?具体地讲,就是教师要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考场议论文的能力。
一、针对考场作文的写作特点,研究相关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特定的考场写出一定水平的议论文,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教师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探索科学的训练模式。
从日常议论文教学的实际来看,学生考场应试议论文写作,存在书写不够规范度、偏题离题、分析说理能力不强以及写作素材老旧或缺乏等现象。
我们都知道,对考场作文,教师的阅卷时间是用秒为计数单位,一般情况下阅卷老师不可能花上很长时间反复琢磨一篇文章,来分析你到底写了什么。要阅卷教师在很短的时间里,看明白我们的立意,认可我们的构思和语言表达,这就需要我们有科学的考场作文写作的训练。
考场议论文写作,最重要的是切合题意,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第一眼就感到你理解题意了。因阅卷老师评分的时间很短,所以构思不能够拐弯抹角,表达不能过分含蓄隐晦,要以最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让老师快速把握文章主旨,这样才能够得高分。
考场写作议论文时,思路要清晰,中心主题相对平时作文而言要更明白明显,表达要更准确,要更精彩。绝大多数同学特别是我们龙岩二中的学生,从稳妥的角度上说,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表达的准确性。也就是说应该尽可能用平实的语言来行文,与其出现因病句等问题影响评卷老师对你作文印象的情况,与其出现因追求所谓的语言优美而让评卷老师对你的作文产生感情虚假矫情的情况,还不如老老实实地表情达意,做到文从字顺为佳。
二、为适应考场作文的要求,日常教学中,我们要设定系列的训练模式,稳步提升学生考场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1)训练审题、扣题能力。
考场议论文立意要切合题意。开头迅速点题,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切勿拖泥带水或故弄玄虚。结尾还要把主题揭示出来,或呼应或升华。中间行文不忘点题。不要认为开头结尾已点题,一般不会被判为离题或偏题。其实阅卷时如能在中间行文时,适时地出现点题性质的引领句,过渡句,总括句等,这样就会给阅卷老师留下紧扣题旨的好印象。
考场作文最最基础的就是“字数达标、扣题”。把握作文题干中给出的信息点成了最首要的能力。如果不能把握,便会导致偏题,离题,偷换内容等问题,直接导致分数在40分以下。考场作文,最重要的不是体现出你的文笔有多好多好,素养有多高多高,首先采分点就是切题。如果不能切题,即使文章写得再美,再有感染力,都是徒劳。
扣题永远是最重要的。在下笔之前,一定要想好文章的主旨,阅卷老师看出你想表达什么。接着,就要尽可能的扣题,在分论点中也要尽量提及主题,在结尾更是要完全充分的表达主旨让老师一次性就读懂文章的意思。无论是议论还是运用事例都一定要往主题上靠。
(2)运用素材的能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学生考场写作议论文存在写作素材老旧或缺乏等现象。这种现象直接造成学生作文空洞,字数不足等缺憾。这是考场作文的一大硬伤。
学生能轻松、高效地写好考场议论文,首先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与时俱进”,自己多看书看报,勤于思考,养成摘记的习惯。教师自己若不爱阅读,不爱思考,又怎能“授学生以渔”。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素材,活用素材的习惯。
(1)搜集学习资料上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多多积累。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千尺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量变才能产生质变,唯有充分的阅读,才能有精彩的写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句诗,也道出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在自己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推荐学生有选择地阅读。从我们目前手头的学习资料上,例如,必修、选修的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报纸、杂志等教辅资料,搜集令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进行积累,用于写作。学生爱看的报刊杂志《读者》、《青年文摘》、《意林》、《作文素材》等等,高二开始,我每周留一节课的时间作为读书时间,要求学生带上上述书籍,静静地阅读、欣赏。这种方式学生反映很好。
写好考场议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举例。举例的思路可以从古今中外多方面进行梳理。为了增强文章说服力,一定要从各个角度举例子,举例子也要有讲究,尽自己所能举一些更有代表性、更有说服力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能使老师眼前一亮,增加作文得分。要做到这些,需要平常大量阅读的积累。
写好考场作文更应在分析上有深度,《环球时报》,《参考消息》这两种资料有较多专家或资深人士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解读。如果多看此类文章,在写议论文时就能有自己的想法且分析较有深度。
(2)有选择地给学生视频资料,并引导学生记录视频中关于社会事件的分析性语句。如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新闻周刊》这两个节目,借助这些视听资料,学生有看有评,学会如何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
素材积累的方法很多,许多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遵循以生为本的思想,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学情,我觉得我们学校每周录制央视新闻节目《中国周刊》,用一课时在课堂上让学生有选择地观看的做法比较有效。教师在播放前先针对节目内容提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关注主持人看问题的角度,同时讨论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或者对“读后、看后”进行写作指导,以看促写,学写心得,学写感受,学对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分析, 学生每星期根据周刊内容写一篇自己的体会,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素材的记忆,而且客观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论据丰富而且在论据后有深刻的领悟和体会,事例论据、道理论据一应俱全,阅卷老师文章读起来会觉得眼前一亮。
(3)训练学生运用准确、明白的语言议论说理。
基础评分标准里要求语言流畅,但语言表达平乏无味,说理就显得苍白无力。语言表达归根到底还是积累。告诉学生多积累,最容易做到的是多看书。书中语言和文字会在无形中留在我们的脑子里,会不知不觉的感染你的文笔和文风。
(4)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多种论证方法的能力。
归纳常用的论证方法,如: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假设论证、比喻论证等,然后逐个进行训练。通过这个系统,训练写作,有效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提高学生对议论文的正确认识。
(5)卷面、书写的意识培养。
字体工整,美观,这是最基本的一点,即使你的文章写的不够好,但由于你的字会使改卷老师心情愉悦,可能会酌情打分。 另外不要写错别字。
提升学生考场议论文的写作能力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我们希望通过研究与实践训练,增强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轻松写好考场议论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让阅读写作双剑合璧》,倪平
3.《孙绍振论高考语文与作文之道》,孙绍振
4.《让学生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章力农
作者:赖秀琴
学校:龙岩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