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秀:浅谈作文如何写出新意
发布时间:2015/5/6 9:46:24
摘要: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关键词: 新奇 积累 语言 材料 新鲜感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同一题材的作文,很多同学写的都是同样的内容。如《做好事》,除了让座就是捡钱包;写《我敬佩的一个人》除了爸爸就是老师,没有新意,读起来也就感觉没什么意思了。还有些同学写作文倒是很认真,可却规规矩矩,按部就班,老师说什么,他们就写什么。范文怎么写,他们就依葫芦画瓢,有时甚至连用词、格式都一样,内容和写法上却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文章要想吸引人,就要写出新意来。那怎样才能写出新颖的文章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重视在生活中积累材料
人们常借“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来说明作文必须要有好的、充足的材料。作文缺乏新意,主要是头脑中没有可写的材料。很多学生拿到一个题目,就在那里冥思苦想:“写什么呀?有什么可写的呀!”脑子中一片空白。好不容易动了笔,也只是三言两语就完事了。这种“等米下锅”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正是写不好作文的一个主要原因。想要写好作文,我们就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积累材料,寻找习作的“下锅之米”,为作文储备丰富的素材。
怎样积累材料呢?先要建好“两个仓库”:一是写作素材仓库,二是语言材料仓库。写作素材仓库的建立,要靠平时的观察积累。可以让学生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阅读笔记,把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思考的随时记录下来,时间一长,自然是“仓库满满”。有空闲时拿出来读一读,加强记忆,以便日后写作需要时能很快拿来用。语言材料的仓库也要时时“进货”,每天摘抄词语、格言、警句、优美句段等。可让学生定期交流,谈体会,谈收获。同时还可以从生活中,从人们的口头语言中吸收生动有趣的词汇,特别是富有时代感的词汇,久而久之语言就会丰富起来,写作能力就会随之提高。
二、学会从“仓库”中选择素材
有了仓库,有了材料,是不是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呢?那也未必。因为,我们还要从众多的材料中选取那些有新意的来写,所选取的材料要新鲜、有趣、不俗气。如具有时代特点的新事物、新风尚;具有儿童生活气息、反映儿童情趣的材料等等。有人说:材料选得好,作文就成功了一半。有的同学在选材上,老是步人后尘,把别人写了又写的陈旧材料拿来再写。比如给别人让座,帮人家推车,把拾到的钱包还给失主,扶盲人过马路,为同学补课等等。试想这种材料怎么会给人以新的感受?
同样一个题目你所选取的材料决定了你内容的与众不同,材料新,就容易引人入胜。一般化的作文表现在选材雷同,叙述平平,读了之后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叫人不喜欢看或者缺乏看下去的耐心。俗话说:别人嚼过的馍不香。意思是要创新求异,要别具一格,要独树一帜。例如《我爱……》这样一个题目,应该是老生常谈了。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是文章出色的关键。是写动物、植物;还是写玩具;再不就写人或景。如果选择我们最熟悉的,但又很少有人去写的——天空,写作的材料是不是会比较独特呢?
三、懂得转换角度构思
写作思路闭塞,除了腹中空空,缺乏写作材料难以下笔之外,还在于不会选择写作角度去构思自己的文章。世间事物纷纭复杂,呈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展开。只有选择最恰当的角度进行描述,才能收到精练、简洁、重点突出、形象鲜明的效果。《画杨桃》一文中老师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这番话形象地阐明了画杨桃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其实作文也是如此的。
有了好的材料,还要学会巧妙构思,要有曲折,有变化,不能平铺直叙。如一位同学在写《我尊敬的一个人》时,没有写解放军,没有写老师,而是写了一个捡垃圾的老头儿。开始,误认为他是“财迷老头儿”,后来通过老头儿参加捐款、求助贫困学生以及为陌生人付医药费三件事,揭示了老人的内心世界,歌颂了他的高尚品质。再比如《家乡变了》一题。落俗套、一般化的写法是:过去,家乡如何如何的落后,如今,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最后点明主题——家乡变了。而上海的一位同学却没有这样写,他通过别人的眼,看到了家乡的变化,通过别人的口说出了家乡的变化,通过祖孙三代“过江”的对比,写出了上海翻天覆地的变化。材料并不是十分特别,但表达的角度却不同,可以说是“独辟蹊径”!
“作文贵有新意”。这样的文章才耐人寻味,让人点头称赞。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发现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是面对夕阳,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朱自清却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叶剑英说“老天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毛泽东则说“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就要求我们的同学要善于发散思维,从生活的四面八方、各个角落多个层面出发,比较、分析、思考,找出符合文题的材料和适合自已写作的最佳角度,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了新意。落俗套、一般化的作文必然是不动脑筋草草写出来的,而优秀的作文则必定是下了很多功夫才写出来的,这里说的“下功夫”,指的就是用心思考,反复研究,一次又一次地酝酿与琢磨。
四、运用语言要有特色
有了独特的材料,有了巧妙的构思,还要有新的表现形式,即通过准确、鲜明、形象的语言来表现内容,使文章既有意义,语言又生动形象,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精彩的语言是文章的一大特色。真诚最能打动人心。我们在作文时应学习使用极富表现力的词句,如:运用一些好词佳句、修辞手法,引用一些名言、诗句等。当然,所选用的语言还要适合文章表达的内容,辞藻的无意义堆砌,反而使文章华而不实。
总之,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努力追寻这个目标,引导学生不断地去发掘一个个新的泉眼,让之汇聚成一溪活水……
作者:黄美秀
学校:浦城县永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