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环:浅谈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工作
发布时间:2015/5/11 16:20:05
摘要: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的教学衔接程度能够直接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质量,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对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工作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推动性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中语文 语言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指出,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的有机衔接。初中和高中两个不同的学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科学的教学整合,灵活设计语文教学活动,为学生接下来的高中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初、高中语文教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主要表现于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和教学内容的区别与联系这两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初中课程标准中指出,语言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1]。在高中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要重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初中语文教学较为注重语言形式的指导,而高中语言则较为注重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两者都比较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学习生活,以学生未来的成长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为根本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区别与联系
初中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只需掌握比喻、拟人、夸张和排比这四种基本修辞方式即可,在现代文阅读的过程中,只需理解文章大意[3]。高中语文教学则要求学生要学会灵活运用修辞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内涵,感受作者文章表达的真实用意。两者都比较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是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更高一些[4]。
二、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工作
(一)改善教学观念,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衔接。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和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对语文的认识,而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5]。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真正走入到学生中间,更多的去倾听学生的见解,将现代教育观念和素质教育理念灵活渗透于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当中。
例如在指导学生对初中语文《沁园春·雪》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查找,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有关《沁园春·雪》背后的故事。比如这首诗词是由毛泽东于1936年2月在山西省石楼县所创。当时毛泽东与彭德怀正率领红军准备渡河东征,前往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来到白雪覆盖的塬上,诗兴大发而提笔写下这一著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课文内涵的理解程度,对学生接下来的高中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教学模式,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衔接。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较低,学习积极性较差,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质量较差,教学活动产生了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优化教学的结构和教学的方式,将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例如在指导学生对初中语文《范进中举》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将3-6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成员之间需要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自行安排各自的学习任务。比如一位学生可以负责查找作者及作品的简介,了解课文背后的故事;一位学生可以负责将课文中“星宿(xiù)”、“斋(zhāi)公”、“桑梓(zǐ)”等词汇的正确读音及含义进行查找;一位学生可以对课文中的主要故事情节、人物、事件和课文结构进行梳理等等。这种合作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增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同时也能够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升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格和语文素养,为学生未来的高中语文学习提供必要的保证。
总之:语文是一个蕴含着丰富知识和无限魅力的学科,是一门充满诗情的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初、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衔接,灵活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语文,理解语文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好的促进文化的传播,真正展现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梓含.初高中语文教材的衔接研究——以现行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例[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3,(03):1-24.
[2]吕巧玲,汪莉.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作文教学衔接策略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6):132-135
[3]翁祥多,卢伟.有效提高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从初中科学课程教学谈起[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0):113-115.
[4]农英明.比较教学法在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中的运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165-168.
[5]黄炳强.概念衔接是重中之重——初、高中生物概念教学对比分析与衔接研究[J].福建教育,2014,(07):117-119.
作者:张养环
学校: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