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马朝钿:让学生的作文个性飞扬

发布时间:2015/6/3 15:58:00

 

摘要:自能作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独立的作文能力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但要让作文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仍必须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张扬其个性。根据笔者教学实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训练: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法,打开智慧的宝库;拓展生活空间,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有效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品质。

关键词: 自能   创新  个性  感悟  思维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而作文就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训练的重要途径。据此,我们开展了“自能作文”的教学活动,通过课堂“导读、练笔”的形式,引入一篇带多篇的新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作文能力,这对提高作文的能力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但要让学生的作文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仍必须重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其感悟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的作文个性飞扬。

一、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打开智慧的宝库

现代的中学生的思想、思维不同于过去的任何时代,他们好学、进取、聪慧,有时又偏激、敏感。我们的职责是通过导读、广读,“给我一双慧眼,阅尽事态万象”。搜集积累的一段段写作素材,也许就是一幅幅难描的图画,包容着世间无数珍奇,让你驻足其间流连而忘返,让你行走在时间之流中,身临其境,感悟人世沧桑,可以说,凭借一双慧眼,足不出户走遍天下,手不释卷纵古今。一段写作素材,也许流通着无数鲜活的灵魂,它们吟唱着一曲曲动人的歌谣,恒古而悠长,让你心静澄明,思维飞扬,精神厚实。因此,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积极大胆地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法,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创意表达,启迪他们的智慧,促进其个性的张扬。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良好的思维和深刻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源源不断的鲜活素材,这不仅是学习所需,更是人成长和发展所必要的。因此,为了打开学生智慧的宝库,体会同一对象的多种写法,我在作文教学中曾设置这样的一个情境:拿出两张白纸,分别在地上踩上一脚,接着一张揉皱,而另一张绘出一个漂亮的图案。于是问学生:“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幺?”当时,学生自然地热烈讨论,积极发言。从两张白纸的命运联想到现代生活,有了很多新的启示。然后把握这一契机,请学生自拟题目,或者将课堂上的活动记叙下来,或者以“命运”为话题,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能雷同写一篇文章。这样,学生们相互出主意,想办法,写作激情很高。学生作文表现出了思考角度的多样性,所写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在轻轻松松中感受到了“写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不是胸无点墨,苦思冥想,在无趣、无聊中记录着自己的简单经历,而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擅长那种文体就写哪种文体,经典地表达经典。教师赠予一把“行路”的拐杖,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智慧的火花,实现人性的丰沛和思想的自由,这叫激活思维。罗丹说:“笨拙的艺术家永远戴别人的眼镜”,我们提倡智慧地表达智慧。

通过课堂上这样的训练,结果让人欣慰,全班42人竟有20来篇有独创认识的文章:有叙述往事的,倾诉心想的,评点时事的等等,凡是学生眼里看到的、心里怀想的、脑中思考的,都可以在他们的文中找到踪迹。

 许多原本枯燥呆板的年轻“小老头儿”们,如今都活泼而富有生气,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个性,“我要做命运的撑船人”“我真想说声爱你”“‘灯蛾扑火’真好”等,虽然有些文章的语句、构思、选材等方面还不尽人意,但他们思考问题的独特性确实令人拍案叫好,摆在面前的不是几十篇不同字体的文章,而是几十双眼睛,几十颗鲜活的心灵。他们用充满童真的性情,来描绘人生中风霜雨露。

二、拓展生活空间,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的写作素材和真挚情感来自于他们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而目前在作文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一点,造成了两个问题:(1)学生写作时胸无点墨。(2)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教师主要应通过日记形式练笔,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积累生活、从实践中取材,从而为他们开启一扇丰富多彩的作文之门。对于第二种情况,是一个普遍有待于我们共同关注解决的问题,因为安全、功课繁重等原因,长期以来,课堂成了语文教学唯一的场所,大部分学生社会阅历较少、生活经验不足,更谈不上独特的感悟,这样怎能让学生的作文有真情实感呢?所以,学校、教师应尽力帮助学生摆脱这

种局面,给他们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培养他们感悟生活的能力。

1、在写作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播放一些反映日常生活的影视片断给学生观看,让大家都来评说视频中所看到的故事情境和自己的感受,及时训练他们捕捉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让写作灵感飞扬起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学生不仅觉得学语文有意思,而且知道了原来自己的生活中也曾有过这么一幕,只是自己不懂得去发现、去感悟罢了。进行记叙文阅读时,我不拘泥于文章的主题、结构,还让学生评析课文中富有真挚情感的语言,引导他们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感悟作者的心境。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生活空间,还培养了知人的感悟力。

2、在课后,我注重引导学生多留心周边事物,提高感悟生活的能力。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小河田野、日出日落等对我们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我让学生留心观察桃花盛开、柳树发芽等情景,并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每天的上下学路上、家里,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感悟,有位学生针对老人凭免费证搭公交车,而司机不乐意停车的现象在日记中发出这样的感慨:车子开来了,可没有在老人身边停下,而是风一般开过,司机还白了一眼,用十分地道的方言粗鲁地说:“天天拿一本破证,一天坐四次每次都不耽误,切!”车上的人听了也没有什么反应,我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高兴……下车后,我脑海中不断重复着刚才的画面:司机丑陋的嘴脸、老人无助的眼神、车上人冷漠的平静……这些时刻击打着我的心,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当时心中的感受:气愤?怜悯?无奈?他们真诚的心灵让人动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生活,就没有文章,写作文就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性加工。教师要为学生的“自能”作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和进行有效的引导,鼓励他们感悟生活,说真话、抒真情。

三、进行有效求异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品质

 “文贵有新意”,充满个性的文章,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有效的求异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品质,激发其创新意识,使他们的作文个性飞扬。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呢?

首先,老师自己要对创新理念有足够重视,并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进行重视,学生才会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努力地去尝试,这样,进行有效训练才有可能。

其次,在具体的作文过程中,我们还要从构思、选材、立意等方面给学生以具体的求异指导。要启发学生排除陈旧、乏味的素材,鼓励学生不断地开拓思维力,提高创新的意识度。不要总是在炒冷饭,走老路。如:雨天老师送我回家;同桌之间先闹矛盾然后又和好;我发烧,母亲总是在深夜冒雨送我到医院;下雨了,爸爸给我送雨伞;我生病,同学帮我补习等等。若这些素材有必要在作文中用上,也要“旧瓶装新酒”般地加以创新,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深,常中求变,变中求新”的文章来。

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我的母亲》一文时,就鼓励学生大胆否定首先想到的别人的母亲也经常做的事,努力回忆生活中自己的母亲做了而别人的母亲没做的,在此基础上去回忆这些材料中的细节,并提炼出一个有价值的中心。在我的鼓励启发下,学生多角度地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提炼出了很多的主题,找出了许多新颖的素材,写出了情节性强,立意和构思都有新意的作文,多元价值的社会,见仁见智,各得其所,只要思路常换,事件常新。学生在搜寻素材的思维过程,既培养了理解分析能力,又锻炼了归纳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次一次的筛选过程中,学生的求异求新习惯逐渐形成,求异求新能力也在一次一次的训练中提高了,写作热情高涨,他们的文章飞扬着鲜活的个性。

最后,通过有效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学生的思想异常活跃,创新的意识逐步显现,进而写出贴近生活,符合自己个性的异彩纷呈的好文章,这是我们乐于见到的成果。但也要注意正确的引导,特别是运用求异思维拟题,无论学生怎么标新立异,都应注重实效性,遵循客观规律,合乎情理,反映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有创意,有魅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绝不能主观臆断,悖情悖理。

巴甫洛夫说得好“科学是依赖于方法的进步程度为推动而前进的,方法每前进一步,犹如我们每上一个阶梯一样,它为我们展开更广阔的视野,因而看到前所未有的对象。”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必须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张扬个性和爆发创造力,这是写作教学的真谛。

自能作文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正如语文教学园中一棵正在成长的众多的小树之一,当多棵按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时,它们更大可能地将构置成一种全新的风景。

 

参考文献:

[1]郑国民等,“写作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5第一期

[2]钱 威,“思维训练的艺术”,《语文教学艺术导论》,新疆大学出版社,1995、2第一期

[3]林裕辉,“在新历学习实际中发展语文素养”,《教育评论》2002年第四期

[4]晏渝生等,《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

 

作者:马朝钿 

学校:福建省霞浦县第八中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