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邱文瑞:浅谈当前小学生作文难的几点策略

发布时间:2015/6/24 14:19:35

 

摘要:新课标规定:“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针对小学生写作难,我在作文教学中所使用的几点应对办法是:1、激发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和信心。2、重视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3、让学生做修改习作的主人。

关键词:兴趣和信心  个性和创意  修改习作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写作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称为“写话”,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都称为“习作”。因此,小学作文教学是引导学生从“写话”到“习作”的过程。新课标规定:第一学段:“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感情真实。”第四学段: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热、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新课改中关于写作的建议有一个基本精神,就是把学生的写作从人为的笼子中解放出来。主张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事物,减少对学生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

根据《语文课标》写作的“教学建议”精神,我个人认为,在“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和信心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作文也不例外,教师要把激发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和信放在重要和首要位置。尤其是小学阶段,不要让学生对写话、习作产生畏惧感,而要让他们有话可写,有话敢写。

1.让学生有话可写。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咬笔头,老师邹眉头”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无话可写,无话可说。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写话、写作,关键要解决“写什么”这一问题,有了写作素材,学生不会为无话可写发愁,不会写假话、空话、套话。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就好油然而生。如何培养学生有话可写,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逐步使学生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多注意观察生活就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老师要启发学生注意观察自己周围的人、事、物、景,从而积累习作素材。一说到观察,我们可能会想到那些精彩的场面,感人的事例。其实不然,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虫一鱼,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家人的音容笑貌,老师的衣着打扮,同学的一言一行,都是我们观察的内容。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逐步的养成观察习惯,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例如:那天的一场突来的雷阵雨,我就引导学生细心观看。我先指导学生看天色,听声音;然后指导他们看雨,“你们看雨像什么?听到了什么声音?”接着要学生观察操场,放学路上的变化。事后我组织学生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谈论这场雨。写话时,我让学生用几句话描写一下这场雷阵雨。有个学生写道:“放学路上,嫩绿的禾苗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我好像看到无数的解放军战士在狂风暴雨中守卫祖国的边疆。”其余学生都写得很生动。我把写的好的推荐的校广播站播放,让他们获得习作的成就感,增强习作的信心。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累习作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学生的生活圈子很小。教学中,老师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实践,去亲自感受现实生活,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活动。如组织学生爬山带学生做市场调查,开展猜谜语、叠衣物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动眼、动脑、动口、动情,使其留下深刻印象,让他们写话,习作时有话可写,有感可发。

(3)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领域。

老师要领会学生如何品味课外阅读,更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吸取精华,将阅读中看到的优美词句、片段摘在自己的“锦囊袋”里。平时多看看,写时多用用。使课外阅读与习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

2.让学生有话敢写。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的限制,习作时难免语言单调,内容乏味,结果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作文又被老师挑出许多毛病,产生畏惧情绪,认为习作高深莫测,抹杀了习作的积极性。老师应尽量做到“好话多说,坏话少说”,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语都应该肯定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热爱写作。

二、重视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语文课标》特别重视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求真,发展学生个性。

新课标十分强调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切不可千人一面。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说真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展现个性。

2.敢想,培养有创意的表达

敢想包括想象、联想、幻想,甚至所谓的“想入非非”。老师应为学生提供自主习作的空间,少写命题作文,使他们解放头脑,大胆想象创造新的内容。

3.接触生活,提供广阔的空间。

陶行知指出:“创新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知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威力。”他主张学生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社会中的方方面面为发展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三、让学生做修改习作的主人

“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想必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可见修改对于写好一篇文章是多么的重要。新课程理念也很重视学生对自己习作的修改。叶圣陶先生也曾说:“给学生批改,目的是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改的地步,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当了。”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步,过程示范。找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面对学生边改边讲解,让学生知道批改的过程。

第二步,师生共改。课前选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印发给许颂,让他们反复阅读思考,做好修改的准备。课堂上再起发点拨,让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修改意见。

第三步,交换互改。两个同学之间交换互改作文,修改后再交换意见,共同商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第四步,自我修改。让学生在写好习作初稿后,自己认真的进行修改,达到理想的习作要求。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细心观察和分析事物,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才能使他们从习作走向习作的“成功”!

 

作者:邱文瑞

学校: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