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美英/陈启荣:让习作焕发生命的个性
发布时间:2015/7/7 9:02:45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活生生的体验环境,让他们有内容可写,并表达出真情实感,富有个性。
关键词: 个性 积累 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活生生的体验环境,让他们有内容可写,并表达出真情实感,富有个性。只有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才能有写作的欲望,才能激发学生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笔者认为:解放心灵、广泛积累、放飞想像的翅膀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解放心灵 张扬个性
当前小学生普遍认为作文是应付的,老师要求写什么,我就得写什么。因此,作文是封闭的,不是开放的,这就造成学生习作的种种顾忌:怕离题,老师不高兴;怕材料不新,老师不给高分;怕字数不够,老师会批评……总之,学生是在绞尽脑汁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而作文是真心话很少。因此,要使学生在习作中敞开心扉,做到如老舍先生所说的那样:“写‘从心里掏出来的’真心话”。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放孩子的心灵,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从种种禁锢中解脱出来,在作文时无所顾忌,真正做到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无所不言。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和学生开展心灵对话,努力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种种恐惧,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让学生能在习作中“畅所欲言”的环境。
二、拓展积累,发掘个性
1、从学生兴趣入手,广辟阅读资源,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积累具有个性化语言特点的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小学生的习作更需要大量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并在积累中进步。语言积累只能通过有声语言和阅读获得。有声语言积累往往在人与人的对话中无意识便获取,阅读积累则主要来自书籍和网络。现代的书籍和网络信息多如牛毛、浩如烟海,个人无法完全获悉,因此必须讲究阅读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去读,让他们能巧妙运用选读、速读、跳读、精读、批注、笔记等方法。还要给学生创造大量的阅读条件,建设班内小书架,开放校阅览室,与某些图书馆友好联络,鼓励同学间书籍推荐和互借,开展班内和小组阅读交流会、精彩片段赏析,让学生有机会阅读,乐于阅读积累。
2、组织学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生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叶圣陶说:“作文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在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多观察、勤思考,才能解决学生写作“皱眉头”的现象。因此,除了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之外,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思考、体验,才能真正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例如教学《我爱家乡》为了让学生增加对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改革开放后不断提高的感性知识,我曾带领学生走进茶山,参观茶厂,品饮大红袍。让学生亲身感悟大红袍的神奇,感受家乡的巨变:茶山——绿化荒山,减少水土流失;茶市——人来人往、游人如织;茶厂——工作忙碌,一切是那样的井然有序;茶人——昔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身着西装革履,开着高档小轿车。事后,学生以《一片神奇的叶子》、《家乡巨变》等为题,写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文章。
三、大胆想象,凸显个性
小学生作文教学的训练是多样化的,进行大胆想象创作训练,这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新空间,是素质教育实施创新工程的时代特征。在习作教学中,主题要宽松,不可过于局限性。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认识水平,进行自由大胆想象作文。如习作课《假如我是ⅩⅩ》。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学时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允许虚构创造。因此学生作文题目百花齐放:如一个学生以《假如我是反贪局长》为题,文中写道:如果我是反贪局局长,我会让世界中腐败和贪污现象消失,让大家不会受到欺骗。我会不怕困难,不辞辛苦,即使通宵达旦也要将贪官一个一个揪出来。我还会让世界变成人人讲正气,讲奉献的世界。一个学生以《假如我是一对翅膀》为题写道:假如我是一对翅膀,我会把自己送给雨水。让它飞到世界上缺水的地方,让那些闹旱灾的地方的人、动物和植物,不会因缺水而死亡;假如我是一双翅膀,我会把自己送给食物。让食物飞到刚刚经受地震的地区,让那些受震之苦的人,能够每天不用饿肚子。……学生能根据他们对社会的观察,对生活的感受,对未来的憧憬,应用他们的儿童语言自由地表达,抒发他们的真实感情。
由于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学生能无拘无束地写,既真实地反映出他们美好的理想、远大的抱负,纯真的童心,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意识,使这种假想性作文有着广泛的训练天地和想象空间,也为小学生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机遇、新动力。 小学生生活的时空虽然狭窄,但只要教师指导得法,学生就能将自已对人生、自然、社会的发现、理解、感悟积累下来,把观察所得变成自已的生活经验,把阅读积累内化为自已的东西,写作时就会凸显个性了。
个性化作文,小而言之是写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大而言之是关乎新一代做人的大问题,因此只有解话心灵来习作,才能真正达到写做文,学做人的目的。
作者:麦美英/陈启荣
学校:武夷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