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王建华:评陈筱芳老师的公开课《雁门太守行》

发布时间:2015/7/30 16:27:47

 

多年来的各种公开课已经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那就是一堂优质的公开课必须是“完美”的。

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变成了“无懈可击”的表演;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便越来越成了各种“模式”生搬硬套或维妙维肖的翻版……这样的公开课好像很“完美”,但也很虚假。这一方面有违教师道德,另一方面等于是公开地给学生进行作假示范!这样虚假得“完美无瑕”的公开课至今还在不停地演示着(李镇西语),这给我们的语文课带来了什么教学后果,早已引起诸多有识之士的注意和反思。
   

陈筱芳老师的公开课《雁门太守行》,是一缕久违的清新的风,让人自然联想到叶澜教授提出的好课 必须具备“五实”标准1.有意义的课 ——扎实; 2.有效率的课 ——充实;3.生成性的课——丰实;4.常态性的课——平实;5.有待完善的课——真实。

这节课的亮点有三:

一是注重朗读。通过老师背诵全诗,学生听录音(标准朗读)老师评点,学生齐读全诗,老师随堂纠偏(正音正字)给学生准确的第一感知。这太重要了,诗歌教学,朗读,理解,背诵的功用毋庸多言,而对文本第一感知准确更是不容小觑,这一点就足见陈老师的教学理念和功力非同一般。

其二,是发问和点拨。在完成第一环节后,老师适时提出两个问题:1、诗前小字提示我们,全诗表现了凝重儿惨烈的战斗气氛,你同意吗?请说说理由。2、人们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爱国热情,你能从诗中找到依据吗?大家知道,课堂教学是师生在“问”与“答”的多边活动中整合前行的,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围绕课堂目标构建有效的系统的“问号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前解读文本是为了有效地设计“问题”,课中师生互动是为了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课后巩固练习是为了有效地检测“问题”。问题太大,学生害怕;问题过小,学生烦恼。问得巧妙,课堂有效;问得有窍,课堂高效。作为教师,必须在细品文本把持课堂核心目标的基础上,练就课堂教学功力——发问和点拨,让学生在问题深处畅游。

老师提出问题之后,需要追问和点拨,而点拨,则需精确——一语道破。课堂教学中,启思的发问和睿智的追问,学生在课堂中往往能形成“敢于质疑、善于争辩、勇于创新”的良好局面,能有效地打开学生思路,思维是活跃的,一人多见或多人多见也是常有的,这时就需要老师予以及时精确的点拨,否则学生的认识可能比较零乱,甚至庞杂。点拨关键就是要“去皮见肉,去肉见骨,去骨见髓”,要做到精确、到位,就是要授生以“渔”,点在课堂核心目标的命穴之处,让学生的认知向课堂核心目标聚焦。这一点,陈老师都做到了。

其三,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益明显。在完成了第二教学环节后,陈老师把重心落在检查背诵默写和背诵方法的指导上,三个学生上台站板默写,下面学生全体参与。之后,师生共同点评,纠错纠偏,包括错别字、标点符号、书写规范等,扎实有效,教学效果明显。而后,陈老师顺势而上,让学生说说背诵诗歌有何方法。四位学生从不同角度谈了各自的方法,有找关键词,理解诗意,借助想象的;慢读理解,边理解边记忆的;有注意诗序,注意诗歌意象的。虽然未必全面,但都是他们的心得,很可贵。

此外,这节课的练习度也是一亮点:有动口、动手、动脑的全方位训练、体现学以致用意识。
总之, 这节课本身很有意义——她真实、有效;师生才智得以较为充分的展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可以从教学目标达成、学习发展落实两个方面得到凸现。陈老师围绕“学”安排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呈现顺序,知识间的衔接过渡,选择好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以学定教,教学相长。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应该在知识(所得)、能力(所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并学有后劲)等方面有所收获;教师的“教学理念态度”、“教学基本技能”两个表现明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达到这样的三种“境界”: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和魅力教学;最后形成学科特色,使学生爱学与乐学和会学与学会。
当然,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起来却有难度,但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追求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提高,心胸才能开阔起来,同时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作者:王建华

学校:宁德市霞浦教师进修学校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